第369章 大明十大商帮(1)(3 / 4)

税赋一般都是能拖就拖,拖个十来八年都是常态。

若是能熬死皇帝,新皇上位大赦天下,这个大赦就有减免税赋的一项,官绅们一番操作,那前面拖着的税赋就可以不用交了。

所以大明皇权的变更,让很多官绅们血赚,他们巴不得三年死一个皇帝。

如今却不敢拖了,说不定给你来个破坏新政,勾结建奴鞑子的罪名。

毕竟谁在北方没个同窗好友,鬼知道锦衣卫都查到了些什么,若是被查到夷族就不好了。

新政强而有力的在执行,头铁抗税的自然还有不少,但影响不了大局。

~~~

十月初,

朱由崧一直密切关注着新政的实施进展,但最近收到的一份关于苏州府有人煽动织工罢工的密奏却让他格外重视。

仔细阅读完这份密奏后,朱由崧陷入了沉思。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事件,他并不感到意外,且大致猜测到了这件事的起因。

原来,皇家商行明华堂和钱氏联合推出了新型的织造机械,这种机械大大提高了产能,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使得其他江南的织造商户难以与之竞争,加之新农税的执行,已经让部分商人感到恐慌。

由于新的织造机械的推广,以及皇家商行明华堂与钱氏的合作,将会导致许多织工面临失业的风险。

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这些织工们起来反抗也是情有可原。

目前,新政主要集中在农业税收制度改革方面,有军队维持秩序,暂时没有引发大规模动荡。

然而,面对眼前的形势,朱由崧不禁思考:是否应该进一步推动商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呢?

商税、农税这两者关系到大明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影响。

毕竟,江南地区从事织造行业的人数庞大,保守估计也有数百万之多。

事实上,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崩溃和瓦解,最终归结起来都是因为经济问题,即朝廷的财政困境。

明朝后期的几位皇帝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财政问题的方法,但无一成功。

朱由崧认为这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