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奴籍和贱籍制度,为官府当差的衙役、皂吏、粮差不再是贱业,子女后代有参加科举的权利,所以现在去士绅家催缴也相对更有了底气。
县级的六房胥吏纳入朝廷考效评功,给予一条上升通道,表现好的有机会去新设的官吏学院进修,通过考核后可以升官。
现在推行新政,对他们就是一个难得机会,只要做出政绩,就是前程似锦,这时不抓住了,更待何时。
如此一来,大明这个国家机器,算是运转起来,新的税赋机制开始真正的执行起来。
面对上下一心的官府力量,士绅们心里但骂归骂,税赋却不敢再少分毫。
因为以前的各种搞事情,哭庙抗税,集众闹事、联合士绅上书等方法,好像都不顶用了。
毕竟哭庙这个惊天大案革除了数千生员,砍了200多个脑袋,震慑效果实在是杠杠的,严重打击了士绅们抗税的信心。
不说那200个血淋淋的人头,就是光革除数千生员功名,都足以让士绅感到绝望。
革除功名就等于没了任何优抚特权。
生员泛指秀才、茂才、庠生、相公等。
大明生员的特权太多了。
除了表面的衣着、房屋和日常用具规格上的直观体现外,还有更多的是实质性的特权。
如免瑶役,还享受地方官府的钱粮补贴,有向官府上公事的权力。
还有诉讼特权,见官不跪,就是犯罪也不能随便用刑,只能打手板,不能打屁股等等。
生员作为大明的后备官员,如贡举制度,特别是选贡制度,是专门面向生员制定的选拔机制。
生员科举落榜之后,除了继续参加科考获取乡试资格外,还可通过岁贡、选贡、恩贡、纳贡等途径进入国子监学习,而后经过历事、考核、选拔后,最后被授予官职。
被革除功名后,就等于被踢出了这个特权阶级的圈子,今后想出头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陈之遴勾结陈明夏,被打上了通敌叛国、破坏新政的罪名,被抄家夷族。
朝中一众官员生怕被陈之遴牵连,纷纷写信给家中,一再叮嘱,不得延误国课。
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