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新的税赋制度(3 / 4)

田通过租赁的方式,租给没有土地的百姓耕种。

官田的田契挂在朝廷户部,农民只有使用权,但是没有交易权。

如今朝廷的官田,主要还是以各地卫所清理出来的军田为主。

根据每个地方的土地产出不同,官田每亩收税三成。

比如南直隶的上等官田租给百姓种,一亩两季年产大约有400多斤粮食左右,朝廷就有120斤粮食的税。

私田就是百姓拥有自己田契的土地。

私有田的税率就不是固定的了,而是以阶梯增进的方式收取,田越多,缴税比例就越高。

私有田的税率,以一户30亩以下缴两成税率为基础标准,每户田产翻倍依次递增百分之二十。

例如南方一户拥有30亩年产400斤粮食的私有土地,每亩只需向朝廷交80斤的税;如果一户拥有60亩私有田,每亩就得交96斤税。

要是一户有90亩土地,那就和租官田差不多一样,每亩得交115斤的税了。

新的税赋标准一出来,最先看到的自然是朝中官员。

有很多官员一边看着新的税率,一边盘算着自己家里要交多少税。

算着算着,有人一声惊呼,

“天啊!按这个标准,如果家里有180亩地的,咱南方的上等田,岂不是每亩就得交199斤多的税,这……这……都一半了!”

“这也太高了!……”

“看不出来吗,这是朝廷为了遏制土地兼并呢。”

虽然有不少朝中官员心里正在诅咒新政改制,但有几位内阁大臣坐镇,维持着各种政令运转,也没有出现混乱现象。

随着一批批不法官员押解进京,反而有一部分官员在想着如何应对这个新的税赋制度,让自己家里少交税。

比如有人想到了分户分田,很多官员的田都是集中挂靠在一人名下的。

如果让儿子们分户,把家里的田产分开,每户就可少交税。

最近朝堂气氛虽有些压抑,可是一些人想象中那种不可控的大规模暴乱并没有出现。

朝中有几位内阁大臣坐镇,维持朝廷运转,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