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是要执行起来时,又哪有那么简单的,地方上的豪门官绅们怎么可能甘心,肯定会有人要出来闹的。
皇帝以往不得不忍受着江南士绅的种种贪婪行径,可现在不一样,新政的前提是没有动大部分寒门读书人的利益,又有刀兵在手。
所以要是有官绅敢闹,朝廷占着法理,皇帝自然不会一味的迁就。
接下来朝廷就要承受相应的负面压力,看来是有得忙了。
朝臣们下了朝,各自回到自己的衙门。
左懋第双手拢在袖子里,眼睛却看着桌上的一帖文书,这是几份六科廊坊抄录的奏疏,是弹劾阮大铖的。
左懋第暗暗摇头,“这些人呐,难怪陛下处心积虑都要实施新政,士绅维护了地方安稳,但现在已经却是变成损害朝廷利益,阻碍朝廷政令的毒瘤。”
“皇权不下乡?看来确实要变了。”
张有誉回到衙门后,召来户部左右侍郎周堪庚和徐有范,对他们说道,
“两位,咱们先将新的税额制定出来才是紧要的,陛下在等着要呢。”
徐有范皱眉说道:“唉,张阁部,你说陛下搞的这一套新政,会不会………”
张有誉摆摆手,皱眉说道,“眼下不要多想其它,若能实施新政,利国利民。”
“而且你们以为陛下单单只是为了农税吗?”
周堪庚点了点头,“从各地设置粮站,直接对口农民百姓,到税赋统一用银元结算,又是推行官绅优免折银补贴,这是要理清地方吏治。”
推行新政,对有些人来说是忧愁,但又何尝不是另一些人的机会。
另一边的朱由崧下了朝,就接到一份来自陈明遇的密奏。
看着手中的密奏,朱由崧一阵火大。
“好哇,没想到阮大铖真没冤枉这些人,原来他们早就想把大明卖了。”
密奏中详细陈述了江南士绅暗中通敌的事件经过。
陈明遇收编了船帮焦老大后,从焦老大口中得知了一条惊人的信息。
原来江南的一帮士绅,先前早就暗中投靠过李自成,但是李自成没有接纳,便已经和建奴鞑子勾勾搭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