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林乔正欲反驳,赵尚书突然出列:\"陛下,老臣以为,为政之道,贵在实效。林员外郎之法既已验证有效,何不扩大试行?若果有弊端,再议不迟。\"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皇帝沉吟片刻,最终裁定:\"漕粮改革之事,着林乔再拟详细条陈,三日后朕亲阅。马御史所奏之事,由都察院核查后再议。退朝!\"
这个结果比林乔预想的要好得多。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但给了他自辩的机会,这说明圣心尚未被反对派完全左右。
回到户部,赵尚书将林乔叫到值房,关上门窗:\"林员外郎,你可知今日之险?\"
\"下官明白。\"林乔深深一揖,\"多谢尚书大人回护之恩。\"
\"不必谢我。\"老尚书摇头,\"你触动的是整个漕运利益集团。崔总督在朝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六部。今日只是一个开始。\"
林乔心头一凛。他原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政见之争,没想到背后竟有如此庞大的势力。
\"下官...该如何应对?\"
赵尚书捋须沉思:\"两条路:一是暂避锋芒,主动请求调离户部;二是...\"他目光突然锐利如剑,\"找出崔党贪腐实据,一击毙命。\"
林乔陷入沉思。第一条路稳妥,但意味着放弃改革;第二条路风险极大,但若能成功,将彻底扭转局面。
\"下官选第二条路。\"片刻后,他坚定地说。
赵尚书露出赞许的微笑:\"好!老夫果然没看错人。三日后条陈,务必准备充分,这是面圣自辩的良机!\"
接下来的三天,林乔几乎不眠不休。他一方面精心准备漕粮改革的全面汇报,另一方面通过007系统分析历年漕运数据,寻找可疑之处。同时,他还秘密联系了几位在漕运沿线任职的旧识,请他们帮忙收集证据。
第三天傍晚,当林乔正在整理最后的材料时,林松慌张地跑进来:\"大人,小树少爷在学堂被人打了!\"
林乔手中的文书啪地掉在地上:\"怎么回事?\"
原来,小树在学堂被几个权贵子弟围殴,骂他是\"乡下穷酸\"、\"靠拍马屁升官的小人之子\"。孩子忍着没还手,回家后却高烧不退,这才被林松发现身上的淤青。
林乔赶到儿子床前时,小树已经迷迷糊糊睡着了,小脸上还挂着泪痕。掀开被子,孩子瘦弱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触目惊心。
\"为什么不早告诉爹?\"林乔心疼得声音发颤。
小树睁开哭红的眼睛:\"爹最近...已经很忙了...我不想给爹添麻烦...\"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林乔心里。他紧紧抱住儿子,眼眶发热。在这个权力至上的京城,连一个无辜的孩子都要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吗?
\"007,检索那几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他在脑海中冷冷地命令。
系统很快回应:\"马文升御史之子马德芳,漕运总督崔呈秀侄孙崔明远,工部侍郎赵志皋之孙赵世杰...\"
果然不是偶然!这些孩子背后,正是朝中反对他的势力。用这种下作手段对付一个孩子,简直无耻至极!
\"爹,我没事...\"小树虚弱地拉拉他的袖子,\"你别生气...\"
林乔强压怒火,柔声道:\"爹不生气。你好好休息,明天爹请大夫来。\"
安抚儿子睡下后,林乔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满天星斗。夜风微凉,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怒火。这一刻,他几乎想放弃一切,带着儿子回到青山县那个宁静的家。
但理智告诉他,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那些人既然敢对小树下手,就说明他们已经将他视为必须除掉的威胁。退一步,不是海阔天空,而是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