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已无从得知。
但可以想像的是,在这关係到整个天下未来数百年格局的命运节点,天下列国的有识之士,无论他们是心怀天下,还是各为其主,都绝不可能选择袖手旁观。
墨鈺凝视著跳动的橘黄色火苗,眸光深邃,仿佛能穿透重重时光的迷雾,窥见那位权倾天下的相邦,內心深处那团燃烧的火焰。
或许……
吕不韦现在,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准备用自己的性命与名望,为他心中那个“天下一统”的宏伟理想,为那位他亲手扶上王座的少年君主,铺平最后的道路。
即將秽乱后宫的嫪毐,或许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吕不韦故意送给赵太后的“礼物”。
一枚他亲手埋下,用以引爆赵太后这位隨著权力日渐膨胀、开始与自己產生间隙、甚至可能成为嬴政亲政后最大阻碍的“地雷女”。
他要赶在嬴政正式亲政之前,亲手解决掉这个最大的麻烦,並將所有的骂名与罪责,都揽到自己一个人的身上。
並且,顺水推舟的將相党之中那些野心勃勃、不甘人下的激进派,那些不愿看到王权真正一统的刺头,全部推到嫪毐的阵营里去。
等到时机成熟,便可借嬴政之手,一网打尽,一波带走。
清除祸患的同时,也给嬴政这位刚刚亲政的君王,刷上一大波声望。
长安君成蟜的“被造反”,与日后嫪毐的“造反”,搞不好,本质上都是同一个计谋。
都是由吕不韦,在幕后一手策划的。
同一个计谋,用两次。
一次,借“成蟜之乱”,为嬴政清除了宗室的威胁,打残了楚系外戚。
一次,借“嫪毐之乱”,为嬴政废黜了母后,顺带清洗自己的党羽。
以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在短时间內,將秦庄襄王之后,因新君屡换、主少国疑所积攒下的所有朝堂旧疾,给清理得乾乾净净。
最终,再用自己的死亡,画上一个完美的句號。
如此一来,年轻的秦王,便能轻装上阵,去完成大秦数代君王与贤相的夙愿——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