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写下了一行标语。
热烈庆祝老金沟,水坝建成全村通电。
马四海走在队伍最前边,他负责敲鼓,当鼓手半辈子了,拿起鼓槌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老马啊,你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是悠着点吧!”
边上有人提醒,看到他卖力敲鼓的样子累的满头大汗,衣服都被浸湿了。
马四海力道依旧不减,浑身上下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这才哪到哪,当初小鬼子投降那天,我整整敲了三个钟头,就图个心里高兴。”
自打那天之后,难得有这么高兴到时候,鼓声在众人内心深处激荡着。
有人敲鼓,有人吹唢呐,比过年那时候还要热闹。
村里通电了,这可是一件大事。
赵刚跟姜涛出门后,看到这样的场面,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好啊,这才是老百姓,该有的精神头!”
热情积极,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困难群众合理解决。
只要保持这股精神头,还怕什么灾荒,再大的困难也能挺过去。
姜涛去过不少村子,像老金沟这样还是头回看到,深深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老赵啊,你的眼光不错,选了个能人带头。”
“呵呵,看来你也赞同了我的决定,你们能够理解,说明这条路走对了。”
“是啊,那小子说的没错,年轻人就得敢想敢拼,这样的未来才有希望!”
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加入到了队伍中,来到村外打谷场。
“真热闹啊!”老支书感慨道。
感叹的同时,觉得自已老了,以后村里的事情,尽量交给年轻人去做。
自已都七十七岁,村里人都敬仰他是杀鬼子的英雄,并且为人正派,推举他担任老书记。
这个支书他做了快三十年,不说多大的功劳吧,起码没有犯过错误。
见识到林北的本事,知道这小子今后,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老支书爷爷,您的故事还没讲完呢,那几个小鬼子后来怎么样了?”
林芸抓着老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