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二十年的末尾,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前所未有的欢腾气氛之中。
虽然凛冬已至,呵气成霜,但街巷之间涌动的热浪却足以驱散任何寒意。
这一年,对于大明帝国而言,可谓捷报频传,武功赫赫。
先是历经数年的援朝作战,终于以倭国俯首称臣,赔款割地而告终,东南海疆自此靖平。
更令人振奋的是,百年藩属朝鲜竟主动请求内附,其地置为“朝阳省”,此举无疑是属于万历朝开疆拓土之伟业,足以光耀史册。
尽管这“开疆拓土”背后的波谲云诡、血腥清算并非普通百姓所能知晓,他们只知道,大明的旗帜插到了更远的地方,天朝威仪远播四海,这就足够了。
大明朝的中兴势头越发强大。
国库充裕,年底的时候,皇帝下旨减免了明年数个省的赋税,京畿一带的徭役也有所减轻。
因为海洋贸易的强大,市面上的物资似乎也丰裕了些,街巷之间,叫卖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比往年更加热闹……
从腊月开始,浓厚的年味就笼罩了全城。
家家户户洒扫庭除,贴春联,挂桃符。
小孩子们穿着新棉袄,兜里揣着难得的零嘴,在人群中追逐嬉闹,放着噼啪作响的爆竹。
北京城的各处市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各式摊贩使出浑身解数招揽主顾,空气中混合着食物的香气、硝烟味和人们呼出的白汽,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太平年画。
除夕夜,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北京城更是宛如一座不夜之城。
无数灯笼将街道照得亮如白昼,富贵人家门口悬挂着精美的宫灯,流光溢彩。
戏班子、杂耍艺人在空地上圈场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即便是在贫寒的巷弄里,也能听到围炉守岁的笑语声。
对于升斗小民而言,遥远的战事和疆土的扩张或许虚无缥缈,但眼前的温饱与节日的喜庆,却是实实在在的福祉。
与民间的狂欢相比,皇宫内的庆典则更加庄重奢华,秩序井然……
天子在华盖殿设下盛大宫宴,款待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