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横渠四句提前出世,对闹事读书人的杀招(3 / 4)

是真正置人于死地。

贞观时期,除了大灾之年,每年都进行科举的。

只不过大才之人确实难出,且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善,并没有殿试的说法,因此并没有详细记载。

虽然有状元,但一般都是启用来修书,很难得到重用。

毕竟还是世家门阀的天下,不是他们的人,真的很难塞进来,李世民只能徐徐图之。

因此,在历史上留名号的贞观状元都不多,更别说留下什么大名。

大臣们还陷入震撼之中,李承乾又说:“还有何事,继续吧!”

潜在意思就是,马匪继续找就行了,反正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我也承认是怎么回事,但不会说出来。

闹事的,尤其是领头的,全给我往死里搞,让他们生不如死。

被李承乾这一招给吓到了,大家都闭嘴不言。

等了几秒还是没人出声,李承乾说:“既然刚刚说到读书人,那孤就说一说科举之事!”

这话一出,所有大臣心中都咯噔了一下。

“众所周知,我朝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只要不是遇到什么特殊情况,每年都会举行。

制科,特殊录取特定人才。

主要分为,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

孤觉得,这样太浪费读书人的家资。

一年的时间,有些远距离的读书人,赶路就需要花上几个月,这还是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

一旦出现意外迟到,让他们在长安等一年,他们可能没有如此雄厚的家资。

来回折腾两次,甚至只是折腾一次,可能他们就没机会了,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么丰厚的家资。

所以,首先,孤打算定科举为三年一次。

如此,至少有两年的时间,可以让读书人安心复习,而不是每年都惶恐不安,导致学习都没办法学进去。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监国英明!”

魏征第一个站出来。

“监国英明!”

“监国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