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口高达丈许的蒸馏塔拔地而起,宛如十二位巨人屹立在那里。
陈太初踩着滑轮组,在塔间忙碌地穿梭,他那灵活的身姿,活像一只正搬运松果的松鼠。
王大郎在塔下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官人!
童枢密使家的管事要订三百坛‘玉冰烧’!”
“不卖!”
陈太初毫不犹豫地甩下个竹筒,竹筒里装着他精心撰写的《酒精防疫疏》。
他高声回应道:“就说此酒专供惠民药局治疮伤。”
陈太初心里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再过两年就要征讨方腊,童贯大军半数会死于痢疾。
他深知这酒在消毒防疫方面的作用,绝不能轻易流入军中,以免耽误大事。
说起这酒的酿造,还有一番独特之处。
每百斤糖渣竟能酿出八斤酒,而且这酒的酒精度数过了40,相比当时普遍只有15度的“眉寿酒”
,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酿酒的过程中,那竹制的蛇形冷凝管绕满了水缸,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
汴河的挑夫们路过,瞧见这奇特的装置,还以为是什么镇水龙王,纷纷投来敬畏的目光。
为了推广这酒,陈太初还想出了不少营销妙招。
凡购买“玉冰烧”
的顾客,都会获赠一本《东坡酒经》的伪本。
在这伪本里,陈太初巧妙地暗藏了“日饮烧酒三盏可御瘴气”
的谣言。
这一招果然奏效,一时间,“雪魄烧春”
名声大噪,引得众人竞相购买。
而这酒在实际应用中,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于酒精具有消毒作用,在惠民药局将其用于治疗疮伤后,外伤致死率竟然降低了三成。
军器所得知此事后,悄悄地开始采购这酒,将其当作金疮药使用。
八月中秋,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轻纱。
知州夫人李清照在府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醉月文会”
。
府中张灯结彩,文人雅士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
陈太初抬着鎏金酒坛,小心翼翼地走进门来。
此时,正撞见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