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提升酒品质量的同时,陈太初也注重树立良好的商业形象。
王大郎诚信经营糖坊,按时缴纳赋税,与供应商、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不错的商业口碑。
恰逢此时,当地官府布了新一轮扑酒权的招标信息。
陈太初让王大郎积极响应,并带着精心准备的酒样,向官府评审人员展示。
评审人员品尝“朗姆”
酒后,对其独特口感和高酒精度赞不绝口。
再加上对陈太初作为玉冰烧幕后支持的人的信任,一举获得扑酒权。
获得扑酒权后,陈太初的酿酒事业迎来全新局面。
他凭借扑酒权,在当地酒业市场拥有了合法且稳固的经营地位。
以糖渣酿酒为特色的酒品迅打开市场,不仅满足了当地百姓对烈酒的需求,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酒商前来采购。
同时,这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进一步壮大了他的商业版图,为后续的商业展和应对复杂局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日后,南市瓦子弥漫起一股奇香。
这香气浓郁醇厚,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王大郎在街边支起了“玉冰烧”
的幌子,那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世人招手。
他刚把铜壶的盖子掀开,一股更为浓烈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
正在一旁蹴鞠的闲汉们,像是被勾了魂儿似的,纷纷围拢过来。
东街的酒博士王麻子,梗着脖子,脸上满是不屑地嗤笑一声:“哼,黄口小儿也敢造酒?我看不过是不知天高地厚罢了。”
话还没说完,陈太初已然走上前,往他的葫芦里滴了半盏酒。
王麻子本想继续嘲讽,可当那酒入喉的瞬间,他的眼神陡然一变。
只见这老酒鬼仰起脖子,将葫芦里的酒一饮而尽,随后,他像是突然被什么击中了内心,猛地抱住路边的石敢当,嚎啕大哭起来:“翠娘啊!
某当年不该典了你的簪子换酒啊……”
这一幕,让周围的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对这“玉冰烧”
的神奇功效啧啧称奇。
时光匆匆,转眼便到了中秋时节。
在青龙寺旧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