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喏,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陈太初对众人含笑颔,步履不停,直奔内院正厅。
厅门敞开,八盏琉璃宫灯早已点亮,映得满堂生辉。
赵明玉今日盛装,一袭海棠红撒金折枝花的襦裙,云鬓间一支嵌红宝石的金步摇微微颤动,正指挥侍女将几碟精致的瓜果点心——苏州的水晶葡萄、福建的桂圆、沾着白霜的河西瓜,盛放在官窑青瓷缠枝莲的果盘里。
她见丈夫入内,眼中笑意更深,迎上前低声道:“都安排妥了,就等你了。”
堂中那巨大的八仙紫檀方桌围坐了数人。
最显眼的是风尘仆仆又精神矍铄的王大郎!
他一身墨青蜀锦新裁的袍子,虬髯修剪得整整齐齐,正唾沫横飞地讲着什么,声如洪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妻子周氏,富态端庄,眉眼带着常年海风吹拂留下的利落与豁达,含笑看着丈夫。
两个虎头虎脑的儿子正襟危坐,最小的女儿梳着双丫髻,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桌旁还有一位清癯白的老者,正是王伦先生,正端着盖碗茶,目光温和含笑。
此情此景,穿越了万顷波涛与七年时光,终于在这汴梁城的月圆之夜合家团聚。
“元晦!”
王大郎眼尖,腾地站起,几步跨到太初跟前,张开双臂就是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
力道之大,拍在太初背上“咚咚”
如打桩!
“可想死兄弟了!”
他的声音里满是豪迈的激动。
周氏赶忙拉着孩子们上前拜见。
“思初(老大,十六岁)、思源(老二,八岁)、思瑶(小女,三岁),快给叔父磕头!”
王思初少年老成,恭恭敬敬行了大礼;
思源学着哥哥的样子,小大人一般;
粉团子似的思瑶被母亲按着胖乎乎的小手,奶声奶气地学着:“叔……叔父安……”
逗得满堂皆笑。
陈太初眼中亦漾开暖意,一一扶起。
早有准备的精巧荷包递了过去,里面装着内造的金银锞子、寓意吉祥的平安玉扣。
“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