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帝阙繁华的核心,更贴近汴梁普通士绅聚居的东城根。
并非皇上没有赏赐西华门外那几处华府,但他屡次上书固辞,言词恳切:“陛下降恩至厚,犬马难报!
然西华之宅,规制近于宰执公府,非人臣宜居之所。
臣蒙君恩,忝居中枢,当以‘居安思危’为念,岂敢僭越!
枢密院签书房后,自有偏院可供歇脚,足矣。
陛下若有垂询,臣晨昏在侧,咫尺可达,安用华宅为?”
天子知其心性,亦觉在理,遂作罢。
此刻,中秋的华灯已上。
枢相府门前,两盏素绢所扎、绘着圆月和桂树的大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既不张扬,又透出节庆的暖意。
府内更是一片难得的喧嚣与温情脉脉的烟火气。
因是佳节,外雇的仆佣伙计皆已领了丰厚节赏,返家团聚。
余下在府中侍奉的,或是昔日签枢夫人赵明玉从应天带来的娘家陪房,或是签枢府长年置买的可靠忠仆。
此刻,前庭天井之中,早已搭起长棚,席开十数桌!
没有燕翅鲍参的奢靡,却满满当当地排着各色时令佳肴:刚出炉的枣泥五仁大月饼垒如塔尖,肥嫩的汴河鲤鱼醋溜得鲜香四溢,整扇的炙羊肩金黄流油,各色蒸熟的山货、新摘的秋葵、鲜脆的藕片……大碗装得满满当当,更有几大桶管够的醇厚“惠民渠”
新酿浊酒!
仆从们换上浆洗笔挺的“秋叶黄”
新衣,脸上洋溢着主人开恩特许放开的轻松笑意,推杯换盏,笑语喧哗。
“签枢回府了!”
门房一声悠扬通传,庭中笑语戛然止歇,众人齐刷刷肃立。
陈太初一身家常便袍,踏着月光步入府门。
看到这满院的人间烟火与众人脸上拘谨又难掩喜气的表情,他温和一笑,扬声道:“都坐着!
今日中秋,佳节为上,宴饮为大,天伦为乐!
诸位在府中辛劳,皆是家宅安泰的柱石。
今日无分尊卑,但求尽兴!
该吃吃,该喝喝,守好门户、伺候好客人便是!”
他那温润清朗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瞬间融化了方才的拘谨。
众人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