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赵明诚出使(1 / 5)

靖康三年的汴梁寒冬,大雪终于彻底笼住了九重宫阙与坊市街衢。

陈府后园暖阁之内,却是另一番温煦景象。

澄泥炉上,一只天青釉金丝提梁铫子正吐着乳白的氤氲水汽,顶得壶盖哒哒轻响,上好的建州团茶香气与檀木炭火暖意交织弥漫。

围炉而坐者寥寥,却是一室清雅。

陈太初与夫人赵明玉居中,对面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与其夫人、名动天下的词宗李清照。

赵明诚已非昔日汴梁城破时那个仓惶失态的文士,经过大名府的历练和京中闲职的沉淀,气度更显从容清朗。

李清照虽添了年岁,素雅的月白绫袄与翡翠玉簪下,那双洞察世情的明眸依旧顾盼生辉,言谈间风骨凛然。

她正含笑指点着偎在赵明玉身旁、听得似懂非懂的陈小虎(陈忠和)临摹字帖。

小家伙拿着小狼毫,竟童言稚语地念了一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童音稚嫩,所念却是李清照的泣血名句!

引得众人莞尔。

李清照轻抚小虎头顶,笑道:“虎哥儿天资聪颖,只这句过于萧索,将来当学金戈铁马之句才是。”

八九岁的年纪,寻常家的孩子已经是大人了,陈太初不要求他死读书,让他快乐的把童年过完。

陈太初与赵明玉相视一笑,这易安居士的才情灵气,浸润着陈府的日常,也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小虎。

炉火映照下,几案上的紫砂茶盏玲珑剔透,茶烟袅袅,仿佛隔绝了窗外的天寒地冻与朝堂的云谲波诡。

忽然,厚厚的锦帘掀起一道缝隙,带进一股凛冽寒气。

管家陈平躬身而入,步履放得极轻,行至陈太初身旁,附耳低语数句。

陈太初端盏的手微微一顿,面上一如既往的沉静,只眼底掠过一丝了然的精光。

“失陪片刻。”

他放下茶盏,向赵氏夫妇歉然一笑,又捏了捏儿子的脸,转身随陈平步出暖阁。

前院签押房内,炭火远不如暖阁旺盛,寒意侵人。

一个风尘仆仆、穿着大理段氏王族侍从服饰的中年汉子,带着一身冰霜尘土气息,正惶恐又急切地垂手肃立。

见陈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