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卫国终于叛晋国(3 / 5)

为赵午。

但对雄才大略的赵鞅来讲,既然是以赵为氏,自然便是自己的人。

派到卫国与卫国国君卫灵公订立盟约的代表团长是涉佗,副使是成何。

这两位虽然贵为晋国大夫,但其实都是赵氏家臣都,再确切地说,是邯郸赵氏家臣。

其中涉佗曾经在二十年前追随中行吴在灭鼓国一役中,作为中行吴派出的特遣队队长,假扮粮商混进鼓国都城昔阳,为中行吴伐灭鼓国立下战功。

涉佗渊源于周王朝所封的涉国,故都位于河北邯郸氏的涉县,涉国被晋国吞并后,其后人以涉为氏。

涉佗、成何既然是赵氏家臣,怎么会追随中行吴出征呢?赵氏家族与中行氏家族本就有些矛盾,中行吴不可能重用赵氏家族的人。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邯郸大夫赵午是中行寅的亲外甥,邯郸赵氏仅为赵氏家族的别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下有诸侯纷争,诸侯国内有卿大夫纷争,卿大夫家族也有纷争。

赵氏家族的展历史,本就非常复杂。

赵叔带一脉下来,到赵衰时,赵氏家族第一代便是赵衰与梁益耳。

对了,历史上赵氏、秦氏、梁氏均同出赢姓。

第二代时,虽然赵盾继承了赵衰爵位,但赵盾一脉为赵氏小宗。

赵氏大宗却是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兄弟,又因封地各自形成原氏家族、楼氏家族和屏氏家族这三个家族。

此外,晋国的赵氏家族还有邯郸氏、梁氏这两个别支。

赵鞅是赵氏家族第六代了,此时尚有赵氏两支别宗,一支是第五代的邯郸氏赵午,一支是第六代的梁婴父。

中行氏有意在赵氏家族安插一枚定时炸弹,起到分化赵氏家族的目的,那便是邯郸赵氏。

前宗主中行吴将女儿嫁给了邯郸赵氏宗主赵胜,邯郸赵氏因此与中行氏走得很近。

赵武去世后,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地位急剧下降,而中行氏家族则与范氏家族结盟,并一度拉拢智氏家族,成为晋国最大的势力。

邯郸赵氏自然与中行氏走得近,对中行氏的命令体现了高度的执行力。

于是,派出邯郸氏的牛人参加中行氏的军事行动便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