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卫国终于叛晋国(2 / 5)

一蹶不振,反而在英明的楚昭王的领导下,各项事业全面复苏。

而且,经历了一场国难后的楚国,团结一心,暂时没有任何权力斗争。

楚国将很快重新站起来,与单方面撕毁弭兵盟约的晋国叫板。

还有没有了?

当然还有,但这些已经够让晋国头疼了。

说得确切一点,是让赵鞅头疼。

因为晋定公一看江湖这个局势,知道自己这丁点能力水平是玩不转了,那就全交给六卿吧。

此时的六卿除了中军将佐的智跞和赵鞅外,可谓是清一色年轻人。

在范鞅当政的十年里,韩、赵、魏、智四大家族都被死死压制了,中行寅忙着摄取家族利益。

中军将智跞与赵鞅有了明确的分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晋国面临的这些麻烦事,暂时基本都是外事,也都是赵鞅的事。

北地鲜虞威胁,范鞅在时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范鞅率军北上打击并击败了鲜虞。

虽然鲜虞并未服输,不久一定会卷土重来。

但赵鞅的主要精力必须解决中原各诸侯国的问题。

鲁国被齐国侵略的问题,也暂时得到了缓解。

范鞅在世时,命赵鞅、韩不信、魏侈率军兵救鲁,迫使侵犯鲁国的齐、卫联军暂时撤退。

郑国也得到过教训了,范鞅在公元前502年、公元前501年连续两次率军讨伐郑国。

但不管如何,范鞅在时,晋国大兵就出过面,但一直没让这些诸侯心服口服。

这里,我们重点先讲卫国。

卫国因为与鲁国有了矛盾,于是在公元前502年夏,卫国受齐国之邀请,联合讨伐鲁国。

范鞅当时率晋军正在讨伐郑国,取胜后突袭卫国。

卫国主力当时与齐国一起在讨伐鲁国,根本无力与晋军正面交战,被迫与晋国签订友好盟约。

当时,赵鞅受命负责与卫国议和的事。

他也很重视卫国。

毕竟,历史上卫国还算是晋国最忠心的小兄弟之一。

况且卫国地处黄河南岸,如果反叛晋国,将对赵氏家族的封地邯郸构成极大的威胁。

邯郸虽然仅仅是赵氏家族别宗,此时的邯郸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