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配模块:搭载“ai负载预测算法”
,可实时采集各空间站的能源需求数据,提前24小时预测负载变化,自动调整每条线路的能量分配比例,确保负载均衡。
修复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紧急分流过载负载。
林修团队为2座过载枢纽安装分流调节器,启动负载转移模块。
1小时后,负载分析仪显示,l3、l5、l8线路的负载从18o万k91降至11o万k91,温度回落至6oc;l1、l2、l1o线路的负载升至12o万k91,所有线路负载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枢纽能量输出波动幅度从3o降至5。
第二步,升级动态分配算法。
将动态分配模块接入枢纽控制系统,算法实时同步5o座空间站的能源需求,包括新增空间站的“峰谷用电规律”
。
2天后,算法实现对负载的精准预测,分配误差控制在5以内;当某座空间站进入用电高峰时,算法会提前将部分负载转移至低峰线路,彻底避免局部过载。
为防止未来再次出现过载危机,林修建议为所有动力枢纽安装“负载预警系统”
,当线路负载达8o时自动预警;每季度用负载分析仪对所有线路进行“承载能力检测”
,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建立“空间站并网评估机制”
,新增负载前需通过算法模拟,确保枢纽可承受。
7天后,2座过载枢纽完全恢复稳定运行,5o座空间站的能源供应恢复正常,科研实验和生命维持系统重新启动,枢纽总工程师带着林修来到控制室,看着平稳的负载曲线和绿色运行指示灯,感慨道:“林修,是你用负载分析仪在能量流中找到了失衡节点,用分流调节器为我们重构了能量链路!
你带来的地球能源调控技术,不仅拯救了动力枢纽,更守护了宇宙5o座空间站的正常运转!”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结尾写道:“当负载分析仪穿透过载的警报,在线路的高温与失衡中锁定能量分配的核心缺陷;当分流调节器启动导的开关、激活智能的算法,转移额的负载、均衡每条的链路,林修用地球物品的‘精准与高效’,在动力崩溃的边缘,为星际动力枢纽守住了能源的稳定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