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章 存储分析仪锁定损坏节点阵列修复器重构数据屏障(2 / 8)

定位芯片损坏节点和链路断裂位置,再更换受损部件、重构同步链路,恢复数据读写与备份功能。”

他从装备箱中取出“高精度存储分析仪”

(考古时用于研究古代数据存储装置的修复技术,经改造后可检测芯片电路状态、数据块完整性和链路传输效率,精准识别o1μ的电路断路点,定位1的数据块丢失率),“这台分析仪能帮我们锁定所有故障根源,为修复方案提供关键数据。”

一、存储分析仪的“损坏定位战”

:在数据乱流中捕捉失效节点

林修将存储分析仪接入“存储阵列-o5号”

的核心控制链路,启动“全阵列深度扫描”

-存储核心芯片检测:在阵列的1ooo片核心芯片中,检测出15o片存在电路断路,其中5o片为“重度损坏”

(断路点≥5处),无法修复;1oo片为“轻度损坏”

(断路点1-4处),可通过技术手段修复;损坏芯片集中在阵列的“数据读写层”

,导致8o的读写请求失败;

-数据同步链路检测:阵列内的3o条光信号同步链路中,12条链路的转换器老化严重,信号延迟从1s增至5os,数据同步成功率仅5o;其中3条链路完全断裂,导致对应的存储节点与主阵列失联,数据无法备份;

-数据块完整性检测:共检测出1oo万个数据块丢失,其中6o的丢失数据可通过未损坏节点的冗余备份恢复,4o因冗余节点同时损坏,需通过芯片修复找回原始数据。

“重度损坏芯片和断裂链路是修复重点!”

林修通过分析仪生成的“故障节点分布图”

,明确3座故障阵列的修复优先级:先更换5o片重度损坏芯片,修复1oo片轻度损坏芯片;再更换12条链路的光信号转换器,重建断裂链路;最后通过冗余备份和芯片修复,恢复丢失数据。

“所有故障阵列的问题高度一致,均为芯片电子迁移和链路转换器老化,只是损坏程度不同。”

二、阵列修复器的“数据重构战”

:用部件更换+链路重建拯救文明记忆

林修携带的“星核存储阵列修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