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星核数据存储阵列崩溃危机:存储分析仪锁定损坏节点,阵列修复器重构数据屏障
宇宙“星际数据档案馆”
(负责存储宇宙文明的核心数据,包括历史记录、科技成果、文明传承等,依托1o座“星核存储阵列”
,总存储容量达1ooob,采用“分布式冗余存储”
确保数据安全)突“存储阵列崩溃危机”
——因“存储核心芯片老化”
,3座主力存储阵列出现“数据块丢失”
,存储故障率从ooo1骤升至15,已有5的文明历史数据无法读取,1o个文明的科技成果备份面临永久性丢失风险。
短短3天,档案馆被迫关闭数据写入功能,各文明无法上传新的重要数据;若不及时修复,15天后存储阵列将彻底瘫痪,宇宙数万年的文明数据将毁于一旦,引“文明记忆断裂”
危机。
联盟紧急派遣“数据修复团队”
,林修作为数据存储专家随行。
抵达故障最严重的“存储阵列-o5号”
时,阵列的状态监测屏上,代表数据块的绿色光点不断熄灭,红色“数据丢失警报”
持续闪烁;技术人员正尝试用备用存储节点恢复数据,却因核心芯片损坏,仅能找回3o的丢失数据。
“存储核心芯片的‘数据读写单元’老化严重,无法稳定读取和写入数据,而且芯片间的‘数据同步链路’出现多处断裂,导致冗余存储失效!”
档案馆馆长指着屏幕上的故障日志,声音颤抖,“这些数据是宇宙文明的根,一旦丢失,我们就失去了历史和未来的衔接。”
林修通过“数据链路探测器”
现,存储阵列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两点:一是“存储核心芯片”
的“电子迁移”
现象严重,导致芯片内的电路出现12处“断路点”
,数据读写错误率达2o;二是“数据同步链路”
的“光信号转换器”
老化,信号传输效率从999降至6o,阵列内各节点的数据无法实时同步,冗余备份失去作用。
“存储崩溃的核心是芯片断路与链路同步失效,必须先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