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小型转化装置,分散抽取压力,让星云本源能量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当节能模块与收集站同步启动时,紫晶-星云节点的能量消耗强度下降了35,跨域光带的能量密度也逐步回升。
第三阶段,建立“新域能量监测体系”
,实现长期平衡。
由星遥牵头,联合新域所有文明,在新域星海的12个关键节点设立“能量监测站”
,配备“实时供需分析系统”
——系统能通过大数据预测各文明的能量需求,提前调整光网的能量分配,一旦出现供需失衡的苗头,自动触预警。
同时,成立“新域平衡委员会”
,由各文明轮流担任委员,定期召开会议,根据文明展情况调整调控策略。
计划实施的第三个月,紫晶-星云节点的能量流动完全恢复稳定,跨域光带重新焕出璀璨的金紫光。
紫晶宇宙的空间折叠技术在节能模块的加持下,既能满足运输需求,又不会过度耗能;星云宇宙的分布式收集站让本源能量持续补充,居民的能量供给也恢复正常。
为了纪念这次危机的解除,新域文明在紫晶-星云节点旁修建了“平衡纪念塔”
,塔身上刻着参与计划的每一个文明名称,塔顶的“平衡光晶”
永远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象征新域文明的共生平衡。
离开新域星海时,星遥站在纪念塔前,看着新域文明居民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轻声说:“同源共生的平衡,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需要根据文明的展,不断调整、共同维护的动态过程。”
凯洛的法则之书在这一章用近三千五百字的篇幅,详细记录了“新域平衡计划”
的每一个细节——从能量缓冲枢纽的搭建,到需求调控的优化,再到监测体系的建立,每一步都充满了新域文明的协作与智慧,结尾写道:“新域文明的成长,不仅在于探索新的疆域,更在于学会在共生中寻找平衡。
当星络的星丝编织出缓冲枢纽,当紫晶文明的折叠装置装上节能模块,当星云文明的收集站分散在星海各处,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危机的解除,更是新域文明对‘同源共生’理念的深刻理解。
未来,无论新域文明如何展,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