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同源临时议会”
召开紧急会议,邀请紫晶、星云、暗星等新域文明代表共同商议对策。
会上,暗星文明代表“暗屿”
提出用暗星本源矿脉的能量临时补充节点,却被星遥否决:“临时补充只能解燃眉之急,无法解决结构性错配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因能量输入过快,加剧节点的裂纹扩张。”
云曦则提议降低居民的能量使用标准,却遭到紫晶文明代表的反对:“空间折叠技术关系到新域的星际贸易命脉,一旦降低频率,整个新域的经济体系都会受到冲击。”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时,星遥突然想起同源文明的“动态平衡机制”
——当年万宇文明与逆序宇宙群曾通过“能量分流+需求调控”
的方式,解决过星轨能量失衡问题。
她结合新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域平衡计划”
,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搭建“能量缓冲枢纽”
,缓解节点压力。
由暗星文明提供本源矿石,织星文明的新一代工匠“星络”
(织云的弟子)带领团队,用融合暗星能量的“韧性星丝”
,在紫晶-星云节点旁搭建枢纽。
这种星丝能像海绵一样,灵活吸收并储存多余能量,在需求高峰时释放,避免能量骤降或逆流。
星络团队在虚空中共工作业了七天,当最后一根星丝完成编织时,枢纽爆出柔和的银光,与光网节点的金紫光交织,节点的能量波动逐渐平稳,本源共鸣水晶的裂纹也停止了扩张。
“枢纽能暂时稳定能量流动,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调整供需结构。”
星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向星遥汇报。
第二阶段,优化“能量需求调控”
,平衡新域消耗。
星遥团队与紫晶文明共同研“空间折叠节能模块”
——在折叠装置中加入星云能量转化组件,将单次耗能降低4o,同时设置“优先级调度系统”
,非紧急运输任务自动延迟,避免能量浪费。
针对星云宇宙的需求问题,云曦团队则在星遥的建议下,建立“分布式能量收集站”
,在新域的多个星云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