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o7章 永续之基 本源光海修复工程与跨域生态共生新实践(2 / 8)

“间歇性停滞”

探测总队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域体检,绘制出《15o宇宙域本源光海损伤图谱》,为每个宇宙域标注“损伤等级”

“修复优先级”

与“核心技术需求”

,成为修复工程的“行动指南”

第二步:分域修复实践——融合集群技术优势

委员会根据损伤图谱,为不同类型的宇宙域匹配专属修复方案,18o个集群各司其职,将本域技术优势转化为修复动力:

案例1:岩雾宇宙域——“矿脉-光海共生修复”

岩雾宇宙域的核心问题是“开采与补给失衡”

,委员会联合星核集群、云絮联盟制定方案:

1矿脉能量补给:星核集群提供“星核能量导管”

,将宇宙本源共生网络的能量导入矿脉下方,为光海裂隙补充本源能量;同时,岩雾集群调整开采计划,将“无序开采”

改为“分区轮采”

,每开采一个矿脉区,预留三年“能量恢复期”

2裂隙物理封堵:云絮联盟研“云絮本源凝胶”

——这种凝胶由云絮能量与光海本源物质混合制成,注入裂隙后会自动固化,形成“弹性封堵层”

,既能阻止裂隙扩大,又不影响光海能量流动;

3生态监测网络:时感集群在矿脉周边布设“实时监测仪”

,每小时向委员会传输光海能量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补给程序”

经过五年修复,岩雾宇宙域的3处深层裂隙全部闭合,矿脉周边光海的能量流恢复至危机前水平,甚至带动周边“岩雾植被”

重新生长,实现“开采-修复-生态”

的良性循环。

案例2:星蕊宇宙域——“花海-光海能量平衡”

星蕊宇宙域的关键是“能量密度调控”

,委员会联合冰焰宇宙域、流萤宇宙域实施方案:

1能量分流疏导:冰焰宇宙域提供“冰焰能量调节阀”

,在花海能量过剩区域安装阀门,将多余能量导入光海能量薄弱区,实现“域内能量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