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星核星际通讯中继站信号干扰危机:干扰分析仪锁定干扰源,抗扰修复器重筑通讯屏障
宇宙“星际通讯中继联盟”
(负责运营宇宙8o座“星核通讯中继站”
的机构,中继站通过“跨星域信号转”
实现远距离文明通讯,信号抗干扰能力需维持在95以上,确保通讯误码率低于ooo1)突“信号干扰危机”
——因“未知星际干扰源”
出现,32座位于“星际信号密集带”
的中继站受严重干扰,信号抗干扰能力从95骤降至3o,误码率飙升至5,导致6o个文明间的语音通讯卡顿、数据传输丢失,甚至出现“信号串扰”
(甲文明信号混入乙文明通讯频道)。
短短7天,跨文明商务会议、紧急救援调度多次因通讯中断失败,经济损失百亿;若不及时解决,15天后干扰源强度将进一步增强,中继站将完全失去信号转能力,宇宙通讯网络将出现“区域性瘫痪”
。
联盟紧急派遣“通讯抗扰团队”
,林修作为通讯干扰排查专家随行。
抵达干扰最严重的“中继站-61号”
时,站内的信号监测屏上,代表信号纯度的波形图杂乱无章,“干扰预警”
红灯常亮,技术人员尝试调整信号频率,却因干扰源频率与中继站工作频率高度重叠,调整后仅1o分钟就再次被干扰。
“干扰信号的‘频谱特征’与我们的通讯信号极为相似,像是‘刻意模仿’的干扰波,而且干扰源一直在移动,从最初的‘星际尘埃云区域’向中继站密集区靠近,我们根本无法锁定它的位置!”
联盟通讯总监指着屏幕上跳动的干扰频谱,声音焦灼,“中继站是通讯网络的‘桥梁’,被干扰就等于拆了桥梁,文明间会彻底断联。”
林修通过“频谱分析仪”
初步检测现,信号干扰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干扰源射的‘伪通讯信号’与中继站工作信号在‘载波频率’‘调制方式’上高度一致”
,导致中继站无法区分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出现“信号混淆”
;二是“干扰源的‘功率波动’具有‘周期性’(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