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师资难题(3 / 4)

他拿着一张画着山的纸,先教孩子们说苗语 “乃”,再教他们写汉字“山”,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

阿木则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认草药,他指着蒲公英说:“这是‘蒲公英’,能治感冒发烧,你们看,‘蒲’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浦’,就像蒲公英的叶子下面长着根一样。”

有一天,苏康去学堂听课,正好赶上阿果教孩子们认数字。

阿果手里拿着几根竹条,一边编竹篮一边说:“大家看,我编这个竹篮,用了五根竹条,现在我再加上三根,一共是几根?”

孩子们都伸着手指头数,小石头大声喊:“八根!”

阿果笑着点头:“对,这就是五加三等于八。等我编好了这个竹篮,就送给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孩子。”

孩子们听了,都更认真了。

就在学堂的师资问题快要解决的时候,却出了个小插曲。

之前来应聘过的一个老秀才周明,听说苏康招了几个苗家年轻人当先生,还给他们开五两银子的高额月薪,心里很不服气,特意跑到学堂来闹事。

周明一进学堂,就指着阿岩的鼻子大声说:“你一个蛮夷之子,连《四书五经》都没读过,也配当先生?苏大人,您这是拿孩子们的未来开玩笑!”

阿岩被说得脸都红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苏康连忙走过来,挡在阿岩身前,冷冷地看着周明:“周秀才,你说阿岩不配当先生,那你说说,什么才配?是会背《四书五经》,却连孩子都不愿意教的人,还是真心实意想教孩子,能让孩子学到东西的人?”

周明梗着脖子说:“当然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这些蛮夷之子,懂什么圣贤道理?教出来的孩子也是愚昧无知!”

“你错了!”

苏康提高了声音,“不管是汉人还是苗人,只要能教好孩子,就是好先生。阿岩虽然没读过《四书五经》,但他能教孩子苗语和汉语,能让孩子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这难道不是有用的知识?你读过圣贤书,可你当初来应聘的时候,嫌孩子们吵闹,嫌午饭不好,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教学上,你这样的人,才不配当先生!”

他要办的学堂,是新式的学堂,可不想教出一群只会“之乎者也”却啥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