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改变看似微小,实际上反映了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都在追求标准化、规范化。”
第二代火漆印章
“文物保护工作也不例外,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耿老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更加深远:“1977 年那一年,对我们文物界来说意义重大。那时候刚刚结束十年动乱,文物保护工作重新走上正轨。新版火漆印的推出,象征着我们文物保护事业的重新起航。”
最后,他指着自己面前的火漆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 1994 年版的。小陈,你过来看,”他招手示意陈阳靠近,“上面写着 CUStOmS PermiSSiOn(海关许可)加上一个'鉴'字,下面这个 C 英文字母,代表了它的等级,这里面分为三个等级。”
“这个设计可是经过了无数次讨论和修改的。”耿老语气中透着自豪,“1994 年正值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期,我们的文物进出境管理也要与国际接轨。”
“英文的加入不仅方便了国际交流,也体现了我们文物保护工作的国际化水准。”
耿老详细解释道,语速放慢了些,确保陈阳能听清每一个细节:“A 类,是国家文物商店外销售出的,A 后面的数字是 16 个文物出境鉴定站编号。这个 A 类最常见,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鉴定站,从京城的 01 号到羊城的 16 号,覆盖了全国主要的文物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