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大宋倾颓,尔等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本王身为太祖后裔,岂容尔等肆意污蔑!
哪怕一死,也绝不屈服于奸佞之手!”
言罢,泪如雨下,那泪水之中饱含着无尽的悲愤、不甘与绝望,顺着脸颊滚滚而落,滴落在这冰冷的大殿之上,似在诉说着他的冤屈与无奈。
普安王闭目待死,然就在这千钧一之际,一直隐忍不的杨沂中,陡然出一声怒吼:“殿下,且慢!”
此声仿若洪钟大吕,震得众人耳鼓嗡嗡作响,瞬间打破了朝堂之上那令人窒息的死寂。
众人惊愕之余,纷纷将目光投向杨沂中。
郕王眉头紧皱,面露不悦之色,他万万没想到,在这即将大功告成之际,杨沂中竟会横生枝节,打破他的如意算盘。
杨沂中此举,实则早有谋划。
他隐忍至今,便是在等待时机,为玄甲军争取足够的时间去接管禁宫,控制御营司人马。
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棋局之中,唯有掌控实际的力量,才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否则一切不过是逞口舌之快,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言辞辩解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杨沂中昂挺胸,大步出列,义正言辞地质问:“相国大人,您口口声声宣称陛下驾崩,然仅凭大理寺与刑部官员之核查,便妄下论断,岂不是将国家大事视作儿戏?”
其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内回荡,似声声质问着众人的良知与底线。
汤思退闻言,脸色骤变,心中满是愤懑,他转头看向陈诚之,递去一个眼色,示意其出面解决这突如其来的麻烦。
陈诚之亦知此事棘手,杨沂中乃其下属,如今在这朝堂之上公然挑衅,他自是难辞其咎。
于是,他强压心头怒火,怒斥道:“杨沂中!
大殿之上,岂容你这般放肆!
来人,将他给我拿下!”
其声音威严,然那微微颤抖的语调却透露出他内心的一丝慌乱。
然其话音落下许久,却不见一人上前。
陈诚之心中愈慌乱,不禁再次怒吼:“来人!
御营司何在?还不将杨沂中拿下!”
其声音中已带着几分气急败坏之意,往日的沉稳与镇定早已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