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必亮剑的虎将身影,
那个他曾在无数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熟知的,名字叫做李云龙的指挥官。
“真是有趣……连这股子混不吝的劲头和说话的口吻都有点像。
难道这种敢于打破常规、崇尚进攻和主动性的将领,在任何时代、任何军队里,都是相似的特质吗?”
陈朝阳暗自思忖,感到一种奇妙的时空交错感。
“不过,这个李云峰,似乎比那位更多了几分基于技术兵种的精准和体系思维,不仅仅是猛打猛冲。
他提到了呼叫炮火拦阻,提到了步坦协同跟进,这说明他理解现代战争是合成作战,不是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
好苗子,确实是个好苗子!”
这种联想让陈朝阳更加坚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军队的未来,需要的就是这种既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断力,又能理解并驾驭技术兵器、具备合成作战思维的指挥员。
保守和怯战无法赢得未来战争,但只有勇气没有头脑的“莽夫”,同样代价惨重。
而李云峰刚才的回答,恰恰在“勇”与“谋”之间,找到了一个极其危险却又充满诱惑力的平衡点。
“还有其他想法吗?”
课堂上一时间有些沉默,显然李云峰那极具冲击力的方案让许多人还在消化。
这时,一位坐在前排、戴着眼镜、神情严肃的学员高建国推了推眼镜,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