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秋紧张地指挥着炮组:“快!结合炮管!支架!底盘锁定!”
在冰天雪地中,炮组成员带着厚厚的防冻手套,动作虽然稍显笨拙,但凭借事先反复演练的模块化程序,竟在不到十分钟内,将分散的部件组装成了一门直指峪口的57mm无后坐力炮!
“轰!” 模拟炮弹呼啸而出,在“敌”车队中心炸开象征性的烟团!模块化的威力初露锋芒!
李卫东的救护队紧随攻击部队,在雪地上迅速展开简易救护所。
这一次,“救命水”的软管被厚厚的棉套和热水袋包裹得严严实实,虽然笨重,但保证了伤员能及时得到“救治”。
金蒜粉被大量撒在绷带上,用于预防伤口感染。
战斗异常激烈。“蓝军”依托地形和少量“装甲”负隅顽抗,给进攻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严寒依旧是最大的敌人:
一辆跟随步兵冲击的运输车,因长时间高速行驶在极寒中,一处关键轴承因钢材冷脆性突然断裂,彻底瘫痪。
一门参与火力支援的步兵炮,实弹训练用炮,但炮架为旧型号,在连续射击后,炮架焊接处因低温韧性不足,突然崩裂,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火炮报废。
冻伤减员数字仍在攀升,尤其是长时间在雪地潜伏的阻击手和侦察兵。
虽然有了金蒜粉和初步的防冻措施,但极端低温下,暴露依旧致命。
担架队不断从火线上抬下“伤员”和因冻伤失去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