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石刚放稳,周围的气根就轻轻颤动,叶片上的水珠纷纷滴落,出清脆的响声。
林婉儿往孩子们手里分“防瘴花”
的种子:“把这个种在竹楼周围,开出的花能驱散瘴气。”
她教孩子们看树皮的湿度辨气脉,“树皮湿润却不霉的地方气脉顺,适合建竹楼;树皮黏的地方煞气重,要种驱瘴草。”
孩子们拿着种子欢呼着跑开,很快就在竹楼周围撒下圈彩色的种子。
王胖子跟着老波涛去检查竹楼的排水系统。
离火珠往堵塞的排水沟上照了照,青蓝色的火焰围着沟口转了圈,原本淤塞的腐叶立刻化作肥料融入泥土:“看到没?胖爷这火能清淤!”
他往乡亲手里塞了包离火珠粉末,“竹楼要是长霉,就撒点这粉末,比太阳晒管用!”
老波涛连忙让族人收好,用芭蕉叶小心地包好放进竹筐。
傍晚的村寨燃起篝火,傣族人烤着竹筒饭,煮着雨林鸡汤,围着篝火跳起了孔雀舞。
陆寻坐在篝火旁,看着火苗舔舐着架在火上的竹筒,竹香混着饭香飘满村寨,与地下的气脉产生共鸣:“雨林的地脉靠榕树聚灵,就像南疆的绿洲靠坎儿井聚水。”
他对老波涛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守护法子,顺应自然才能守住家园。”
老波涛举起酒筒敬陆寻:“先生说得对!
我们傣族人敬寨神,敬雨林,就该按雨林的性子守护。”
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檀香木,“等雨停了,我就带着族人去清理山谷的煞气节点,按您画的图找,保证一个不漏!”
葫芦丝再次响起,这次的调子多了几分欢快。
离开村寨时,老波涛带着族人撑着油纸伞送了他们很远。
雨林的雾气中,竹楼的轮廓若隐若现,菩提树下的篝火连成片温暖的光晕,将雨林的气脉与远方的龙脉连接在一起。
陆寻回头望了眼村寨,共生纹感应到那里的地脉气脉正越来越旺盛,像颗跳动的心脏滋养着这片雨林:“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望着远处的云海,“该去看看年轻守脉人的成长了。”
来到湘黔交界的苗寨时,正赶上苗族的爬坡节。
寨门两旁插着五彩的旗帜,姑娘们穿着绣花的百褶裙,小伙子们吹着芦笙,守买人的信物——南疆的固沙枣枝、滇南的驱瘴草叶、中原的护脉草籽整齐地摆放在祭台上。
几个年轻的守脉人正在演示阵法,西北的少年用红柳枝划出沙阵,东北的姑娘用松针布下林海阵,每个动作都有模有样。
“寻哥你看!”
林婉儿指着祭台中央,听石符在她掌心爆出耀眼的光芒,符面映出年轻守脉人手中信物的气脉流动,不同地域的气脉在他们手中交融,形成五彩的光带,“血珠说这是‘青出于蓝’!
年轻守脉人的气脉已经能互相感应,比我们当年进步还快!”
她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眼里闪着泪光。
王胖子站在祭台边,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与年轻守脉人的气脉遥相呼应:“奶奶的这才叫长江后浪推前浪!”
他往祭台的香炉里扔了块青铜残片,青烟立刻化作只五彩的凤凰,在光带中盘旋,“胖爷就知道,这些后生肯定比咱们强!”
周围的乡亲看到这景象,纷纷欢呼起来,芦笙声、歌声传遍山寨。
老守脉人们坐在山坡上,看着年轻后生们的演示,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老马拍着西北少年的肩膀,老波涛对滇南的姑娘点头,每个眼神都充满了肯定:“守护的法子要变,但心不能变。”
老李对着后生们大声说,“记住,气脉会变,煞气会变,但守护家园的心意不能变!”
年轻守脉人们听到这话,纷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