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高原长歌(3 / 4)

加块镇石,养脉效果更好。”

青石刚放稳,周围的水面就泛起层层绿晕,稻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道谢。

林婉儿往孩子们手里分“护田草”

的种子:“把这个撒在田埂边,长出的草能固土防涝。”

她教孩子们看水流的纹路辨气脉,“水流平稳的地方气脉顺,适合种稻谷;水流湍急的地方煞气重,要种护田草。”

孩子们拿着种子欢呼着跑开,很快就在田埂边撒下圈绿色的种子。

王胖子跟着老贝玛去检查灌溉的水渠。

离火珠往堵塞的渠口照了照,青蓝色的火焰围着渠口转了圈,原本淤塞的泥沙立刻被冲开:“看到没?胖爷这火能通渠!”

他往农夫手里塞了包离火珠粉末,“渠底要是长青苔,就撒点这粉末,比锄头挖管用!”

老贝玛连忙让族人收好,用竹筒装好放进谷仓。

傍晚的村寨燃起篝火,哈尼族人烤着竹筒饭,煮着茶香鸡,围着篝火跳起了耕作舞。

陆寻坐在篝火旁,看着火苗舔舐着架在火上的竹筒,竹香混着饭香飘满村寨,与地下的气脉产生共鸣:“梯田的地脉靠石桩养护,就像高原的地脉靠玛尼堆聚灵。”

他对老贝玛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守护法子,顺应农耕才能守住家园。”

老贝玛举起酒碗敬陆寻:“先生说得对!

我们哈尼人敬谷神,敬山水,就该按梯田的性子守护。”

他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等秋收后,我就带着族人去清理山谷的煞气节点,按您画的图找,保证一个不漏!”

水牛角号再次响起,这次的调子多了几分欢快。

离开村寨时,老贝玛带着族人背着竹筒饭送了他们很远。

田埂上的水倒映着晚霞,蘑菇房的炊烟在村寨上空袅袅升起,将梯田的气脉与远方的龙脉连接在一起。

陆寻回头望了眼村寨,共生纹感应到那里的地脉气脉正越来越旺盛,像颗跳动的心脏滋养着这片梯田:“这里的守护稳了。”

他望着远处的云海,“该回中原了,九州的气脉共振仪式要开始了。”

回到中原泰山时,正赶上春分。

玉皇顶的广场上搭起了祭天台,各地的守脉人带着信物赶来——高原的圣山草、梯田的护田草、江南的护脉草、塞外的阳起石、岭南的凝气萍,整齐地摆放在祭台上。

陆寻走上祭台,掌心的共生纹突然剧烈烫,他能“看”

到九州各地的气脉顺着信物往祭台汇聚,形成九色的光带在半空交织,与泰山的龙脉气脉融为一体。

“寻哥你看!”

林婉儿指着祭台中央,听石符在她掌心爆出耀眼的光芒,符面映出天地的虚影——天脉的湛蓝、地脉的土黄、人脉的绯红在光带中流转,与三珠的光芒交相辉映,“血珠说这是‘天地人三才共振’!

只有九州气脉完全和谐,才能引动天地共鸣!”

她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眼里闪着泪光。

王胖子站在祭台边,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与天地虚影遥相呼应:“奶奶的这才叫真正的天地归一!”

他往祭台的香炉里扔了块黄龙玉佩碎片,青烟立刻化作只七彩凤凰,在光带中盘旋鸣叫,“胖爷就知道,只要咱们守脉人守好各自的土地,天地自然会有感应!”

周围的守脉人看到这景象,纷纷举起信物欢呼,声音在泰山上空回荡。

年轻的守脉人们捧着信物走上祭台,按地域站成九列,将信物放在对应的方位。

高原的僧人放下圣山草,梯田的农夫摆好护田草,每个动作都庄重而神圣:“从今天起,我们会像前辈一样守护家园。”

西北的少年举起固沙草,声音虽稚嫩却坚定,“请天地作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