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高原长歌(2 / 4)

火焰围着石块转了圈,石块就牢牢嵌在石堆里:“奶奶的这火比泥浆还管用!”

他往石缝里塞了把晒干的艾草,“胖爷这招叫‘火固冰防’,保证下次风雪都冲不动!”

年轻僧人们看得直合掌行礼,纷纷学着他的样子往石缝里塞艾草。

中午在老喇嘛的大帐吃饭时,桌上摆着刚煮的酥油茶、糌粑,还有风干的牦牛肉。

老喇嘛往陆寻碗里添了勺酥油:“先生尝尝这酥油,用圣山的牛奶做的,吃了能抗寒。”

他往帐篷外的草原指,“自从气脉通了,牦牛长得比往年壮,牧民们都说今年能多打几桶酥油,连青稞的收成也更好了。”

陆寻喝着酥油茶,能感觉到茶里蕴含的淡淡灵气温养着身体,与体内的共生纹产生共鸣:“高原养人,人护高原,本就该这样。”

他放下碗,“唐古拉山的地脉连着昆仑,昆仑通着中原,你们守好这里,就是守住了高原地脉的源头。”

他往老喇嘛手里塞了本手抄的《高原护要》,“这里面记了些应对风雪煞气的法子,你们收好。”

下午离开草原时,风已经小了。

年轻僧人骑着牦牛送他们到山口,牦牛角上的经幡在风中飘动,草原上的圣山草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绿光。

老喇嘛站在玛尼堆旁挥手:“陆先生放心!

我们定会守好圣山,等您明年夏天来看格桑花!”

经幡的响声在山谷中回荡,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往东走了月余,他们走进云贵的梯田。

春雨刚过,层层叠叠的梯田蓄满了水,像镜子般倒映着蓝天白云,哈尼族的蘑菇房炊烟袅袅,水牛角号的声音顺着田埂飘过来,带着股田园的清新。

陆寻踩着田埂走进村寨,掌心的共生纹传来温润的波动,能清晰“看”

到地下的龙脉气脉如银链般缠绕着梯田,气脉的颜色带着水土交融的翠绿,滋养着每一寸稻田:“这里的气脉真灵动。”

他望着远处的竹林,竹影在水中摇晃,“比高原的地脉更秀美。”

林婉儿裹着绣花的围裙,听石符在掌心转着圈,符面映出地下的景象——无数细小的气脉从水源向四周扩散,像毛细血管般遍布梯田,田埂上的石桩按“十二生肖”

排列,桩上刻着农耕图案,那是当地守脉人按古法设置的“梯田护脉阵”

:“寻哥你看!

他们把石桩连成阵了!”

她往最近的蘑菇房指,房檐下挂着晒干的稻穗,每串稻穗都系着彩绳,“血珠说石桩能引山水气脉,稻穗能聚丰收灵气,比中原的土埂更适合梯田!”

王胖子踩着田埂咯吱咯吱地走,军大衣换成了轻便的蓝布衫,离火珠在他掌心亮得刺眼:“奶奶的这梯田够漂亮!”

他往水田里扔了块青铜残片,残片落水的瞬间,周围的水面泛起涟漪,露出下面活跃的鱼群,“胖爷这招叫‘活水诀’,能让田埂的气脉更通畅!”

哈尼族的农夫看到这景象,纷纷笑着竖起大拇指,水牛角号吹得更欢了。

村寨中心的晒谷场边,哈尼族领老贝玛正带着族人祭祀谷神。

他穿着黑色的对襟衣,头上缠着包头布,手里举着稻穗往田埂上洒,稻粒落在水面的地方就冒出淡淡的绿晕:“陆先生!

你们可算来了!”

老贝玛脸上的皱纹里沾着泥土,稻穗往石桩上一靠,穗子立刻泛起淡淡的绿色光晕,“上次你教的‘梯田护脉法’真管用,今年的秧苗长得比往年都好!”

陆寻走到石桩阵前,共生纹感应到阵下的气脉形成个巨大的网络,无数细小的气丝顺着田埂往稻田延伸,再通过稻根渗入水土:“这石桩成了梯田的养脉网。”

他往阵中心添了块带稻穗纹的青石,“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