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珠紫气(1 / 7)

蜀山的晨雾还带着湿润的草木香,陆寻踏着青石板路往山下走,掌心的紫气能量球在阳光下泛着金红相间的光。

天珠与地脉的紫气在球内缓缓旋转,像两颗相互环绕的星辰,与掌心的共生纹产生强烈共鸣:“这两股紫气已经初步融合。”

他低头看着能量球,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再加上曲阜的人珠紫气,就能集齐三股本源之力了。”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掌心跳动,符面映出曲阜方向的气脉图——人珠的绯红光芒虽然微弱,却异常坚韧,像颗埋在文脉深处的火种,周围缠绕的煞气比蜀山更细密,形成层薄薄的灰雾,试图隔绝人珠与天地的联系:“寻哥你看,曲阜的煞气是‘缠丝煞’。”

她指着符面的灰线,“血珠说这种煞气专门缠绕文脉气脉,就像丝线缠紧棉絮,时间长了会让人珠失去光泽。”

符面突然闪过红光,孔庙方向的煞气波动异常剧烈,显然有变故。

王胖子扛着青铜残片跟在后面,军大衣上别着蜀山道童送的野菊,离火珠在他掌心转得欢快:“奶奶的这帮煞气还挺会挑地方!”

他往山下的石阶啐了口唾沫,“昆仑、蜀山、曲阜,净捡咱们龙脉的要害下手!”

离火珠的青焰偶尔舔舐路边的野草,草叶上的露珠瞬间化作白雾蒸腾,“等集齐三股紫气,胖爷定要把那天地缝隙炸个稀巴烂!”

下山的路上遇到不少前来送行的百姓,他们捧着新采的茶叶、晒干的草药,还有孩子们亲手画的护身符,围在路口不肯散去。

蜀山掌门站在人群前,鹤在晨光中泛着银白:“陆施主此去曲阜,切记人珠紫气藏于文脉深处。”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卷竹简,“这是蜀山保存的《易经》古卷,或许能助你感应文脉之气。”

竹简上的墨迹虽淡,却透着股沉静的道韵。

少林住持也走上前,双手合十行礼:“儒家文脉与佛道气脉同源异流,施主可用佛光护脉经辅助紫气融合。”

他往陆寻怀里放了串菩提子手链,“这手链浸过百年晨露,能安神定气,抵挡煞气侵扰。”

菩提子的温润触感与紫气能量球遥相呼应,形成层淡淡的光罩。

陆寻一一谢过众人,将竹简和手链小心收好:“多谢掌门和大师馈赠。”

他往曲阜方向拱了拱手,“等封堵天地缝隙之日,还望蜀山与少林能助一臂之力。”

共生纹感应到两位老者的气脉中都藏着丝微弱的紫气,显然他们年轻时都曾接触过鸿蒙紫气的本源。

离开蜀山地界,一路往东行去,官道两旁的田野渐渐多了起来。

稻穗在风中摇摆成金色的波浪,田埂上的农夫正弯腰劳作,孩童们提着竹篮在田边捡拾麦穗,炊烟从村落的屋顶升起,带着股熟悉的人间烟火气:“这里的煞气淡多了。”

陆寻勒住马缰,共生纹传来温和的暖意,“文脉之气能压制煞气,曲阜的人珠果然选对了地方。”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掌心转得飞快,符面映出下方的地脉——金色的文脉之气像蛛网般遍布田野,与龙脉气脉交织成网,将零星的煞气牢牢锁在网眼之中:“寻哥你看,这些文脉之气是活的!”

她指着符面流动的金光,“血珠说百姓的耕读、祭祀、传承都是文脉的养分,人珠紫气就藏在这些养分最浓的地方。”

符面突然定格在个角“文家村”

的村落,那里的文脉之气异常浓郁,却缠着层厚厚的灰雾。

王胖子往嘴里塞了块米糕,离火珠在他掌心泛着柔和的光:“奶奶的连煞气都知道挑文脉旺的地方钻!”

他往文家村方向指,“胖爷瞅着这村子八成有问题,咱们绕过去看看?”

米糕的碎屑掉在衣襟上,引来几只麻雀跟着马车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