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刚过,曲阜孔庙的杏坛前已是一片生机。
新栽的垂柳抽出嫩绿的枝条,坛边的春草顶着露珠,十几名身着青色布衣的少年正围着块巨大的沙盘,沙盘上用细沙勾勒出九州龙脉的简易图谱。
陆寻站在坛边,掌心的共生纹泛着温润的光,能清晰感知到人珠在曲阜地脉中出的温暖气脉,与少年们的朝气交织成网:“看好这沙盘上的‘人’字形脉络。”
他用木杆在沙盘上划出弧线,“这是人族气脉最活跃的区域,连接着十三省的文脉,你们要记住每个节点的位置。”
林婉儿捧着摞线装书走过来,书册上用朱砂标注着各地的风水要诀。
她将书分给少年们,山形纹的血珠在掌心轻轻跳动,映出每个少年气脉中的潜力:“这是《守脉入门》的抄本,里面记着最基础的气脉感应法。”
她指着最年幼的少年阿竹,“阿竹上次用艾草布阵挡住煞气,做得很好,这本书你要多看看气脉流转的图谱。”
阿竹红着脸接过书,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封面上的龙纹。
王胖子扛着一捆桃木枝从杏坛后走出来,军大衣早换成了轻便的短褂,离火珠在他掌心转着圈:“胖爷今天教你们做‘镇煞符笔’!”
他往石桌上铺开桃木枝,“看好了,选枝要直,削口要平,最关键是要在卯时采伐,这时候的桃木阳气最足!”
他拿起把小刀示范削枝,木屑纷飞中,桃木枝渐渐露出温润的纹理。
坛边的老槐树下来了几位白老者,他们是曲阜的老守脉人,手里捧着祖传的罗盘和青铜镜。
为的孔老爷子颤巍巍地将罗盘放在沙盘边:“这些物件传给你们了。”
他指着罗盘上的指针,“这指针能感应煞气,偏红是火煞,偏黑是水煞,你们要学看指针的动向。”
少年们围过去,好奇地看着罗盘指针在沙盘上方微微颤动。
陆寻让阿竹试着感应人珠气脉。
阿竹闭上眼睛,按照《守脉入门》的口诀调整呼吸,小手轻轻按在沙盘上。
片刻后,沙盘上的人珠节点处突然泛起淡淡的红光,与远处孔庙大成殿的方向遥相呼应:“成了!”
少年们欢呼起来,阿竹惊喜地睁开眼,小脸涨得通红。
“这就是天赋。”
陆寻摸了摸阿竹的头,共生纹能“看”
到少年体内潜藏的人脉亲和力,“人珠气脉最认人心,心诚者才能感应得准。”
他往沙盘上撒了把龙息草籽,草籽落在人珠节点处,瞬间冒出细小的绿芽,“你们看,草木比人更敏感,以后巡查时多留意草木的长势,蔫了就是气脉不畅,旺了就是吉兆。”
林婉儿带着女孩子们在杏坛周围种艾草,听石符在她掌心映出艾草的气脉走向:“艾草要种在东南巽位,这里属风,能让药气顺着风散开。”
她教女孩们辨认艾草叶片的纹路,“叶片边缘锯齿深的药效强,采的时候要留三分根,这样明年还能长。”
女孩子们蹲在地里,小心翼翼地将艾草苗扶正,指尖沾着泥土也不在意。
王胖子的镇煞符笔做得正起劲,离火珠往桃木枝上一燎,青蓝色的火焰围着笔杆转了圈,桃木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看好了!
这叫‘过火固阳’!”
他将做好的符笔分给少年们,“回去在笔杆上刻‘镇煞’二字,用朱砂填色,画符时就更灵验。”
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拿着符笔比划,不小心在衣服上划出红痕,引得大家一阵笑。
晌午时分,孔庙的钟声敲响。
少年们跟着老守脉人去大成殿行礼,陆寻三人则留在杏坛整理沙盘。
阳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沙盘上的龙脉图谱在光线下格外清晰。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