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两个人的小日子(2 / 4)

根部较老的部分,再根据一颗笋的大小判断,竖着切上两三刀。

鲜笋晒干会缩水,郑则十分看重清明前的这一批短节笋,特意交代阿勇村长不切片,保留完整的块状以保证能让人一眼瞧出笋干的品质。

清明后的另外一批长节笋,挑出好的,稍次的倒是可以切片晒成碎碎的笋干,价格定得低些也能卖出去。

不过这是后话,先忙过这一批再说吧!

祠堂天井垂下三幕雨帘,屋顶的雨水顺着瓦片滑落,哗啦啦砸入接水的木桶,溢出来的又在地面稍低处汇聚,沿着排水小道流到院外去了。

周舟从柴火堆找出一根长木棍,将郑则在门廊刮鞋底留下的好几个小泥堆捅落,嘴里嘟囔道:邋遢小则,刮完泥也不清理。

他捅落最后一个小泥块时,郑则回家了。

“再添件衣裳吧,记得我收拾了好几件。”

“不穿不穿,我不冷。”

郑则将斗笠和蓑衣解下放在门边,带着一身水雾进门,抬脚就往厨房走:“我先做饭,下雨天暗得早。

家里哪里来的韭菜?”

“景夫郎一早送来的,说他家菜园子每年春天都会长,这会儿的韭菜最是鲜美,还忙说不要嫌弃……我才不嫌弃,那味道很香。”

周舟找出布巾吸走汉子头上的水珠子,继续说:“可惜村里没人杀猪……不然今晚可以吃韭菜炒猪红。”

他们在樵歌沟住了好几日,阿娘惦记,生怕吃不好,细细收拾了好些食材,米面、腊肠腊肉、鸡蛋、花生……没吃完的虾皮鱼干也装了点,黄豆都有呢!

就是没有鲜食。

“你想吃猪红?”

郑则顿住问道,似乎在想最快返回响水村的可能。

“嗯……不是很想,我只是感叹一下。”

他享受和郑则一起做饭吃饭的黏糊小日子,自然而然就这么说了。

郑则反倒是真的可惜:“那回家再吃。”

阿娘摘的新鲜蔬菜两天就吃完了,郑则本打算找人买,却有村民摘了自家种的菜送上门来,说的话一模一样:不要嫌弃,菜很鲜嫩……

雨娃阿娘,景夫郎,顺子也跑来了好几趟,当初吃了郑则糖块的那些小孩,家里长辈不好意思上门,就让小孩跑腿送菜。

有时放在天井,有人喊了一声打招呼就离开了,周舟走出屋子只见菜不见人,不知道是谁家送的。

夫夫俩知道村民是感谢郑则帮村子修路,他们又不敢贸然打扰,只好时不时送点菜和吃食。

村里小孩面对郑老板总是大胆好奇,问东问西,叽叽喳喳,挤在一起好不热闹。

见到周舟却是一副羞怯姿态,一个个羞羞答答,几人黏成一团,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敢上前搭话,最后一哄而散。

周舟看他们哈哈笑着跑远,心情也十分灿烂。

“郑则,明年春天我们还来住吗?”

“嗯?来收笋干,但不住了,”

郑则装了两碗米,每个碗堆了好几片腊肠,弄好后架在锅大锅上蒸,继续说:

“今年是收货契约第一年,许多事情没个章程,大到如何按照约定产出三千五百斤的量,小到我想收什么形状的笋干,都需要边做边调整,人得在跟前看着。”

“明年就不用了。”

周舟说好吧。

笋干的事郑则“监工”

很上心,这几日除了陪自己闲聊、散步、读话本,他没事就去大草棚转,回家就夸阿勇召集村民做的这个棚子好。

“爹爹也想建一个棚子,他和你说没?”

灶口火光映亮郑则优越的眉骨鼻梁,烟气呛鼻,他皱了一下眉头偏头躲避,站起来点头:“嗯,说了。”

郑则忙笋干生意,周爹闲着也是闲着,自己琢磨点事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