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收桌后明早再洗也成。
前院实在简陋,地上堆着郑则从山上砍来的竹子,院子尚未围上篱笆墙,荷花池只用细柴捆简单围在四周防止小孩儿靠近,池子里头已星星点点冒出拳头大的圆形荷叶。
郑大娘指着荷塘另一边的空地:“这块地咱们挖点泥捂点肥,养一养用来种菜吧,到时去河边菜地移点菜苗英红也是,种菜记得来拿苗。”
周舟和月哥儿武宁三人坐在中庭莲花池的长条凳上聊天。
“要到秋天才可以种,山脚种柿子树,家里种杏树。
弟弟,新房子要不要种?”
武宁把他们家商量种树的结果说给周舟听。
新房子这么大可以种吧,前院种菜和养荷花,后院有马厩和澡房,剩余的空地不知道娘亲养不养鸡周舟就说:“不知道呢,要问爹爹的。”
月哥儿转头看身后的莲花池,池水清澈荷叶点点,水中日光在石壁上摇晃动荡,从小小一处角落已能窥见将来荷叶舒展、荷花挺立的美景。
进来才知道,中庭院子和里头屋子,比在外头看见围墙、前院和露出的屋顶所得猜测要好得多。
月哥儿感叹:“这池子真好,雨天和日头极盛时可在观荷亭远看,清晨和傍晚可以坐在石条凳上近赏,早上起来先绕院子走两圈,人都精神了。”
此时此刻身处景中,他光是这么想就能连带着觉得身心舒坦。
周舟点头赞同,爹爹说过好的环境能滋养人,阳光能晒到,雨水感受到,阴雨盛阳花开花落,天寒酷暑四季更迭,身体都在感知一切。
武宁弯腰伸手捞了一把池水,惊讶:“这会儿暑气未散,池水竟是凉的。”
周舟不放心地抱住他的腰:“因为池子挖得很深,快起来吧宁宁,别栽进去了!”
这话叫三人都记起游水的事,月哥儿是游不了了,但能在边上玩玩水,他也想看他们几个游,就问:“如今也六月底了,天只会越来越热,什么时候去学?”
月哥儿想起当初在秘密基地看石头带小孩玩水的河段,那儿小孩汉子嬉水可以,哥儿就不行。
村民站在河边菜地能看得一清二楚。
武宁也是苦恼,哥儿女娘就是这点不方便他说:“哪里有更隐秘一点的地方?”
说到隐秘周舟就想起芦苇丛,溪水干净清澈,重重叠叠的芦苇遮蔽视线,可就是太浅了。
三人想到一处很合适的地方,不过开口却是遗憾:“云针村的杨柳岸多好呀,河水清澈见底,可惜当时没想到”
哥儿们齐齐叹气:“唉!”
林秋进门刚好听到他们这一声“唉”
,笑道:“叹什么气呢,来喝绿豆粥消消暑。”
他端着瓦罐率先走进厨房,“瓦罐摸着凉,喝着估计也凉快,大家来试一试吧。”
堂屋的汉子们喝得如火如荼,哥儿女娘移步去观荷亭喝绿豆粥,周娘亲再盛出两碗喊孟辛给后院的鲁康老马送去。
周舟摞起几个碗抱着瓦罐进堂屋招呼汉子们尝,郑老爹喝得领口都汗湿了,他拍拍肚子苦恼道:“粥粥啊,阿爹酒都喝不过来了,没有肚子再装绿豆汤啦。”
桌上酒坛子已经空了两坛,下酒菜还有,可大家都没动筷子,好像喝到中间歇一会儿。
只有郑则还在夹夹夹,没吃饱。
周舟给成贵叔和爹爹各舀了一碗,回道:“不怕呀阿爹,咱是海量,肚大能撑船,喝一点解解腻正好。”
周爹喝了一口笑道:“哎凉丝丝的,好喝,尝尝都尝尝。”
日头西沉,傍晚暑气渐消,观荷亭凉风习习。
绿豆粥熬得绵软香甜,薏米滑润,绿豆出沙,莲子粉糯。
绿豆粥喝起来凉丝丝甜蜜蜜,武宁咽下满足往后一靠,叹道:“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