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身份治理(2 / 4)

“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是为天下黎民免战乱之苦,非是要削足适履!”

“我大唐长安,东市有高句丽商人贩参,西市有波斯胡商售琉璃,城南坊巷住着天竺僧侣译经,城北营中屯着突厥部落的健儿。”

“这些人身份各异,习俗天差地别,若真不懂身份治理,长安早成乱邦,何来如此盛景?”

他举杯痛饮,目光如电扫向天幕。

“鸿胪寺掌四方宾客,凡番邦入朝,衣食住行皆有规制。”

“既不强迫胡商改穿唐服,也不纵容蛮夷犯我律法。”

“去年有波斯商人间争斗,伤了唐人,京兆府按唐律判罚,波斯王遣使谢罪,无人敢言不友好!”

“前年吐蕃公主入嫁,朝廷准其保留吐蕃祭祀,却严令不得干预地方政务,这便是‘和而不同’!”

书生指了指天幕:“后人说融合是因主体民族人多……”

“放屁!” 老者拍案而起。

“当年突厥突利可汗率部归唐,太宗皇帝赐姓李氏,封北平郡王,让他们在定襄、云中定居,保留部落编制。“

“是我唐人用刀逼着他们融合?是太宗皇帝爱之如一的恩威,让他们甘愿编入唐军,为大唐守边!”

“还有安西四镇的龟兹、于阗诸国,本是异域邦国,为何愿受我大唐都护府管辖?”

“只因我朝不夺其土地,不毁其信仰,通商互市,兴修水利,让他们过上了比以往更安稳的日子!”

“治理之道,岂是‘特事特办’或‘一视同仁’这般非黑即白?”

“我大唐治边,羁縻州府许其自治,却设都护府统摄军事。”

“对待番邦使节,礼遇有加却明定‘蕃使入朝,不得私见官员’。”

即便这胡姬酒肆,也需坊市登记,违法与汉民同罚!”

“这是因俗而治,是宽严相济,岂是那无知之辈口中的没经验?”

邻桌一位胡商闻声走来,双手合十笑道:“老丈所言极是。”

“我父自波斯来长安三十年,从未因身份受辱,生意纠纷有市令裁决,家有急事可投波斯邸。”

“大唐待我等,既无轻视,也无纵容,这便是最好的治理。”

老者颔首,最终掷地有声:

“至于那‘女子打官差处置不了’的奇谈,更是可笑!”

“《唐律》:殴官者,加等治罪!”

“前年万年县有胡女殴击县尉,立杖三十,流放岭南!何来‘舆情难办’?”

“后世若有力不从心处,当自省程序情理是否捆住了手脚,而非污我先辈不懂治理!”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目光灼灼:

“华夏文明绵延千年,从不是靠数量优势,而是靠海纳百川的智慧。”

“远至周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近至我大唐‘胡汉一家’,哪朝哪代没有异质身份?哪朝哪代没有治理之策?”

“那妄言者只见一统之表,不见包容之里。”

“不过是坐井观天,以偏概全罢了!”

老者放下酒盏,长叹一声:

“后人真该来长安看看,去安西走走,翻一翻《唐律疏议》中‘化外人相犯’诸条!”

“便知我华夏治理异质身份的智慧,早已深植文明根脉,何须妄自菲薄!”

~~~~~~

大明,嘉靖年间。

应天府,醉仙楼。

一位身着素色儒衫的老者放下《大明会典》,听完天幕之论,眉头紧蹙。

“真是少见多怪!”

他指尖轻叩典籍,对身旁士子道:“为师在礼部十八载,又巡按云贵三载,所经手的异质身份治理,岂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