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人都比不上东吴四大都督。
据统计,周瑜有十个墓,鲁肃有十四个墓,吕蒙有四个墓,陆逊有八个墓。
如此豪华的配置定可让大吴称霸阴间。】
. . . . . .
弹幕区:
『地狱笑话,称霸阴间。』
『孙权应该修十万零一座墓。』
『是不是因为张辽只能打十万,打到十万零一个的时候就没力气了,孙权能赢?』
『孺子可教。』
『这是搁下面炒房?』
东汉,建安十三年。
雒水。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曹操抿住嘴唇,安慰道:“十万吾侄,莫气,孤改日让张辽给你斟酒认错。”
孙权不语,只是一味吃酒。
“想笑就笑吧,孤习惯了。”
南郡。
周瑜:“……”
十座墓?
五马分尸也才六座墓,加个衣冠冢也才七座。
我又不是伯邑考,十座墓是怎么冒出来的?
商鞅:你在嘲讽谁?
伯邑考:请打开麦克风交流!!!
. . . . . . .
【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
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给湖南巡抚刘崐写了一封信。
信里专门提到了一件事,要把湖南湘乡县的邓禹墓认定为真墓。
邓禹是东汉开国功臣,晚清时全国至少有七个邓禹墓。
分别位于:河南济源县、河南太康县、河南南召县、山西漪氏县、陕西咸阳县、山东高密县,以及曾国藩书信里提到的湖南湘乡县。
曾国藩有个湘军幕僚名叫邓赓元。
邓赓元出身湘乡邓氏,邓氏家族的家谱称他们的祖宗正是东汉名将邓禹。
北魏尔朱荣屠杀洛阳贵族时,邓禹后人带着祖先遗骨,难度最终辗转定居湖南,邓禹墓就这样落在了湘乡县。
邓赓元跟曾国藩说,雍正年间湘乡的彭氏家族,为了侵占邓氏土地,勾结官府,在地方志里把邓禹墓认定成了伪墓。
邓氏族人四处申诉无果,成了冤案。
曾国藩一听,这还了得?
决定为邓赓元出头做主,于是就有了那封写给湖南巡抚的信。
有了曾国藩的支持,湘乡邓禹墓,这个离邓禹本人历史活动范围最远的邓禹墓,就变成了真邓禹墓。】
东汉,建武十三年。
高密县。
提到自己的埋骨地,高密侯邓禹很确定自己埋在高密。
因为提到的七个陵墓所在地,没有洛阳的名字。
不出意外,要么陪祀皇陵,要么埋在封国。
既然没有皇陵的名字,那就只可能在自己的侯国了。
怎么可能舍近求远,埋的和自己毫无关系的地方。
哪怕说自己埋在南阳新野也成,好歹也是祖地,可偏偏没有,那就只能是侯国所在地了。
新野表示:我们和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我们不造假,我们是实打实的邓禹故里,谁来也抢不走。
但后人又提到是因为北境沦陷于胡人之手,儿孙带着自己迁居。
换做自己,发生这种事,大抵也是会把祖陵迁走的。
所以,现在邓禹也搞不清楚自己未来究竟是埋在何地了。
. . . . . .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邓禹墓?
邓赓元的故事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关键就是一个东西:家谱。
在唐朝以及唐朝之前,家谱是世家大族特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