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授济民以粮你就是他的佛祖(1 / 2)

短暂叙谈,裴行俭便飞快离开,他必须亲自坐镇大明宫外街道,以免再出现相同情况。

大唐帝国虽然处于纷乱之中,但还拥有关中、江南、巴蜀等地,每天政事依旧不少。

而且一年的纷乱对钱粮消耗极其巨大,如今大地开始化冻,要就是春种事宜。

李承乾还没安静一会,门外便传来一阵响动,随即便传来士兵的声音。

“陛下,三省六部官员在外呈递今日急需批阅的各地奏疏。”

“送进来。”

李承乾放下手中茶杯,轻声应了一句。

殿门打开,几名内侍抬着两个沉甸甸的漆木箱缓步而入。

箱盖开启,里面堆满了各地呈报的奏疏,几乎要满溢出来。

虽有心理准备,但见到这么多奏疏,还是心中惊了一下。

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别呈上各部门负责的奏疏。

其中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负责草拟回复,尚书省负责执行。

这种运作很是高效,皇帝基本上在相对重要的政令上负责最后审核,然后朱批。

他们明知这些奏疏本该由三省先行处理,却偏要一股脑地堆到御前,分明是要看他如何应对。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却磨人。

这口气,他不得不咽下。

眼下能做的,就是能处理多少是多少。

等长孙无忌等心腹大臣抵达长安,情况想必会缓解许多。

深吸一口气,挽起袖管,很快便一头扎进了奏折的海洋中。

朱笔在指尖转动,一份又一份奏疏被翻开,批阅,合上。

殿内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笔尖划过纸面的轻响。

时间飞快过去,傍晚时分,外面传来士兵的声音。

“陛下,侯将军他们马上快到了。”

这让李承乾心中大喜,抬头看着下面的北向辉,其趴在地上睡的那叫一个香。

薛仁贵虽坐着,但眼睛微闭,明显也是在睡觉。

“咳咳……”

轻咳一下,二人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侯君集到了,仁贵,你代朕去迎。”

“好……”

刚睡醒,整个人有点愣,说完急匆匆就离开了。

此时李承乾也没了继续看奏疏的心情,他好歹当了这么多年太子,窥一斑而见全貌。

仅仅这一下午的批阅,就足以让他看清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

如今的大唐,正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危机,就是国库粮储几乎见底。

缓缓起身,负手走到殿窗前,远处渐沉的夕阳,将他身影在殿中拉得很长。

微微叹了口气,这一切的根源,基本上都要算在自己头上。

持续一年的夺位之争,几乎耗尽了国库的存粮。

虽然眼下的春种暂且能够维持。

可万一此时边疆突战事,或是哪个州县遭遇天灾,那基本上就得干瞪眼。

再有就是各地官员问题,李世民的大换血根本不讲任何方式、方法。

老官员不干了,新官员不会干,这致使很多地方出现权力真空。

“乱摊子啊……真是乱摊子。”

叹了一句,不由揉起太阳穴。

怪不得都说夺天下易,守天下难,这处理朝政确实费劲,就这一下午他都感觉自己老了不少。

回过身来,只见睡醒的北向辉,正拿着铜壶大口灌水,壶上隐约刻着一个观音。

李承乾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回过身。

只见北向辉不知何时已然醒转,正仰着头,举着一把硕大的铜壶“咕咚咕咚”

地牛饮。

酣畅淋漓间,那壶身微微倾斜,上面隐约刻着一幅观音宝像,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