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这个强度的电信号如果再削弱的话,那么以后蛋白质机器人注射进入人体,有了人体的隔绝,电信号会被进一步削弱。”
李英楠点了点头,然后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事,等这步实验过了再说,以后再测试人体内的电信号强度就是了,实在不行,就用脉冲电信号。”
赵小侯脑海里有完整的蛋白质机器人技术,因而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李英楠随后将程序调整了一番,降低了激发的电信号强度。
而研究员们则是七手八脚将特殊器皿清洗干净,然后朝着器皿里注入人工血液,注入100来个存放在吸管里的蛋白质机器人。
再注入少量的特殊中性变色剂。
实验在短暂的中断之后,再度进行。
削弱之后的电信号依然接连上了人工血液里的蛋白质机器人,原本清亮透明的人工血液里骤然就出现了二十多个很小很小的红点,然后移动了5-6毫米之后方才停下。
毫无疑问,这次实验较之上次更成功。
从变色剂角度都能够看出,有二十多个蛋白质机器人在电信号的驱动下,前进了5-6毫米。
这对于体型极小的蛋白质机器人而言,无异于跑了一趟20公里的长跑!
之后将蛋白质机器人吸出,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这些蛋白质机器人,不管是移动了还是没有移动的蛋白质机器人,基本上它们的LG-12肌动球蛋白都烧掉了。
很显然,即便是减弱之后的电信号,依然对LG-12肌动球蛋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从而转化出大量机械能之后,将其烧毁了。
同时,还有一部分蛋白质机器人则是完全没有接收到电信号,因而它们的LG-12肌动球蛋白还是具有活性的。
这也就说明了,由于距离的关系,这部分蛋白质机器人无法接收到电信号,需要在特殊器皿内布置更多的电信号发射器。
至于LG-12肌动球蛋白被电信号烧掉的麻烦,赵小侯还是让李英楠将持续的电信号改成了每秒发射200次的脉冲电信号。
当然,他知道,最适合LG-12肌动球蛋白的是每秒发射20次的脉冲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