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8万公里以下,距离白矮星越近,这种引力潮汐影响就会越大,会将战舰撕扯成好似一缕缕的柳絮,而这些柳絮一般的战舰残骸最终会掉落到白矮星表面,在强大引力压的作用下,压缩为白矮星一样的物质,变成白矮星的一部分。
当然,相对于射程能够轻松达到数亿乃至于数十亿公里的超级粒子炮来说,白矮星的这点引力攻击范围就太短了。
如果超级粒子炮的射程是一根用来拔河的长绳,那么白矮星的8万公里引力范围就只等于长绳上一根肉眼不可见的植物纤维。
但有一说一,在赵小侯看来,第二种白矮星改造方案无疑更具有军事战略价值!
原因很简单,虽说将白矮星改造为布满粒子炮的刺猬,固然能够让白矮星变成一座巨大的火力炮台,在远距离上就能够摧毁敌人的舰队。
但这颗白矮星现在的直径也就只有2000公里左右,而歼星号战星的直径则有4800公里。
也就是说,即便白矮星上部署了粒子炮,其全力开火的威力也是远远比不上歼星号战星。
说白了,既然这样,与其费时费力的改造白矮星,还不如多改造几颗直径4000公里以上的大型战星更划算一些。
要知道,光是那颗用来改造稳定白矮星的黑色圆球,其造价就足以用来改造10颗大型战星了!
如果仅仅只是改造出一颗火力远不如大型战星的白矮星战星的话,就性价比太低了一点。
因而最终,赵小侯还是选择了第二套改造方案。
将白矮星改造成为一颗引力战星!
实际上这个方案也是系统奖励那套技术里用来改造中子战星的常规方案。
只不过改造引力白矮星战星可要比中子战星简单太多了。
如果那颗黑色圆球用来改造中子星的话,其技术含量,成本等等都要比白矮星那颗黑色圆球高出百倍不止。
这也是赵小侯为啥要先用白矮星改造来试试手,而不是一步到位,直接改造中子星的主要原因。
整个大夏文明现在还负担不起改造中子星的成本!
别以为现在大夏掌握了万能工厂,行星殖民球,电磁场固化,反物质,戴森云等等技术,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