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简单来说,要差上很多。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大夏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现状决定了补全之后的行星殖民技术生物线路的上限。
想要将其提升,那就只能先一点点的提升生物技术水平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在模拟测试结束之后,赵小侯依然下达了命令,让1号智能AI在太空端开始培育生物行星殖民球。
相对于机械行星殖民球而言,第一次培育生物行星殖民球的速度就要慢上很多了。
即便赵小侯隔空主导指挥,前后也花费了整整60天方才培育出第一个生物行星殖民球。
为此,赵小侯连过年都没有回家。
不过有了第一次,后面的培育速度就加快了。
2月底的京北天气依然寒冷,由于大量设备仪器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智能实验室四周的空地上,青青绿草开始茂盛生长。
但在1号太空电梯太空端上,一艘太空采集船正在缓缓起飞。
他们的航行目的地就是火星。
在经过一周时间的航行之后,这艘太空采集船进入了火星轨道。
“029号太空采集船抵达火星,等待后续指令。”
...........
当太空采集船的船长在发出信号之后,等待了大约十二分钟之后,方才接到1号智能AI传来的指令:“按照既定计划展开作业。”
这也是现在星际通讯的无奈之处。
虽说电磁波能够达到每秒30万公里的恐怖高速,但此时火星距离蓝星足足有一亿公里以上。
因而电磁波信号来回传递所消耗的时间就很多了。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赵小侯也是有想法的。
只不过现在他太忙了,压根就抽不出时间来研究这个,只能够在2号智能实验室里设立了一个项目,先让那些科研人员研究着,至于能不能研究出成果。
赵小侯感觉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能够研究出一些基础性的东西,也算是不错了。
在接到1号智能AI传来的指令之后,随着船长的命令,太空采集船的后舱开启,一个绿色的巨大球体随即就朝着火星坠落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