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号碳纤维(2 / 3)

是涂料容易脱落,每次飞机落地后都需要检查,重新补涂料。

这个就很麻烦了,毕竟如果进入战时,敌人给不给你补涂料的时间和机会都是个问号。

其次就是涂料成本极为昂贵。

最后就是涂料有毒,能够吸收电磁波的隐身涂料都是有剧毒的。

即便是地面后勤人员戴着防毒面具,很多人也会因此患上很多疾病。

因而如果碳纤维能够代替涂料吸收电磁波,达到隐身效果,其中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现在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是采用复合材料来制造的了。

譬如一些战斗机的蒙皮都是碳纤维制成。

只不过这些碳纤维并没有赵小侯研制的这种碳纤维具有吸收电磁波的效果。

当然,就现在这种号碳纤维的吸收电磁波能力还是不够用的。

因而赵小侯随即就给1号智能AI下了个指令,让它将号等等几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碳纤维单独拿出来进行实验,最好是能够将它们的特殊功能进行强化。

不过 也正是如此,至少有3分之一的碳纤维生成皿被这几种特殊功能的碳纤维给占用了。

至于剩下3分之二的碳纤维生成皿,依旧进行超高强度碳纤维的实验,力求将生成更长的碳纤维。

不过即便如此,仅仅1号智能AI现在研制出来的碳纤维已经很强了。

赵小侯随即让1号智能AI将挑选出来的几种碳纤维进行了技术整理,然后就让公司法务部拿去申请专利。

他还顺便以这几种碳纤维撰写了几份论文,去了一趟青花材料系,交给刘主任,让他帮着发表在国内的材料学报上。

因为刘主任现在还有个身份,那就是兼职材料学报的副总编。

交给他的话,可以节约一些发表的时间。

等刘主任将那几份论文看完之后,看向赵小侯的目光里充满了欣慰。

要说赵小侯之前搞的那些研究,大多都和材料没关系。

但颠颠转转,赵小侯最终还是回到了本职工作上啊。

“没问题,我立即发给几位专家审核,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发在下个月的材料学报上。”

刘主任对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