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他熟练地给孩子们涂双花膏,一边涂一边说:“这膏子是张奶奶做的,加了薄荷,凉凉的,不疼。”
一个小孩怕疼,哭着不肯伸手,狗蛋从兜里掏出一颗焰灵花蜜做的糖,塞到他手里:“吃糖就不疼了,这是云罗的糖,甜着呢。”
孩子们的义诊引得越来越多百姓驻足,连钱老板都提着一篮刚做的糕点过来:“小神医们辛苦了,尝尝我的双花糕,瑞国的面粉做的,夹着云罗的焰灵花酱,补充力气。”
陈松和李修远在一旁看着,时不时上前指导。
见一个云罗妇人愁眉苦脸地说孩子总尿床,陈松便让阿禾取来些芡实和山药,耐心讲解:“用瑞国的粳米煮成粥,每天早上给孩子喝,坚持一个月就好了。
这是‘脾肾双补粥’,我们云罗的小孩都这么吃。”
李修远则帮一个瑞国少年处理伤口。
少年在作坊干活时被木刺扎了手,红肿炎,李修远先用瑞国的酒精消毒,再用云罗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取出木刺,笑着说:“以后干活记得戴手套,你们云罗的竹手套就很好,轻便又结实。”
义诊的消息传到后宫,兰妃正和柳妃翻看孩子们写的《义诊日记》。
阿豆的日记里画着给老妇人贴膏药的场景,旁边写着“奶奶笑了,像我家的焰灵花开了”
;狗蛋则记下了“给三个小孩涂药膏,他们都不哭,还说我像陈爷爷”
,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这些孩子真是长大了,”
兰妃笑着说,“能像模像样地给人看诊,还懂得体谅人心,比有些大人都强。”
柳妃拿起一张王砚之的日记,上面详细记录了风寒咳嗽的症状和用药,末尾还画了草药图谱,她赞叹道:“砚之这孩子,不仅医术学得好,条理还这么清晰,将来定是个好医者。”
苏婉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快信:“陛下刚让人送来的,说云罗要举办‘双邦药集’,邀请咱们的医者和孩子们去参加,还说要评选‘最佳合璧药方’呢。”
“这可太好了!”
兰妃眼睛一亮,“让孩子们去开开眼界,看看云罗的草药集市是什么样的,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御书房里,林羽正和林风商议药集的事。
听说孩子们义诊效果极好,林羽脸上露出笑容:“童蒙养正,医者仁心,从小培养他们的善意,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林风,给孩子们准备些新的药箱和药材,再派两个御医护送,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林风拱手道:“臣这就去办。
对了,云罗的药农还说,要在药集上展示新培育的‘双花藤’——金银花和焰灵花嫁接的品种,既能入药,又能观赏,特意请陛下赐名。”
林羽沉吟片刻:“就叫‘连理藤’吧,象征两国医术连理共生,再好不过。”
市集的义诊一直持续到傍晚,孩子们的药箱空了大半,脸上却满是兴奋。
阿禾数着收到的感谢纸条,足足有三十多张,有瑞国文字写的,也有云罗方言画的小画,每张都带着暖暖的心意。
“阿禾姐姐,你看这张,”
阿豆举着一张画,上面画着一个笑脸,旁边写着“谢谢小神医”
,“是早上那个膝盖疼的奶奶送的,她说等她好了,要给我们做瑞国的蜂蜜饼。”
王砚之收拾着药箱,笑着说:“今天我才明白,李院判说的‘医者不是只开药,还要暖心’是什么意思。
那个咳嗽的大叔,拿到蜂蜜时眼里的光,比任何奖赏都珍贵。”
陈松和李修远看着孩子们的样子,相视而笑。
陈松道:“这些孩子,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咱们那时候学医者,只知埋头背药方,哪懂什么共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