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国都城的春日,总是带着淡淡的花香。
御书房外的海棠开得正好,花瓣被风一吹,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粉色的雪。
林羽放下手中的奏折,望着窗外忙碌的内侍——他们正将一摞摞印好的《农桑新法》搬到马车上,准备送往云罗。
“陛下,这新法真能让云罗的粮食增产三成?”
李德全捧着刚沏好的茶,满脸好奇。
他虽在宫中多年,却也知道农桑是百姓的根本。
林羽接过茶盏,指尖拂过温热的杯壁:“这是徐农官带着匠人试验了三年才定下的法子,深耕、密植、堆肥,每一样都经得住查验。
云罗的土地本就肥沃,只是缺了好法子,若能推广开,别说三成,五成也有可能。”
正说着,林风大步走进来,身上还带着风尘:“陛下,派去云罗的农官已经出了。
只是……臣听说敖风最近总往户部跑,还借阅了不少云罗的土地卷宗,不知他想做什么。”
林羽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哦?他倒是有心。
让他去,只要不接触军务,想看什么就让他看。”
林风有些不解:“陛下就不怕他……”
“怕什么?”
林羽打断他,“他若真想为云罗百姓做点事,朕高兴还来不及。
一个人的仇恨或许能藏一辈子,但爱民之心,藏不住。”
林风拱手道:“臣明白了。”
国子监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敖风正对着一张云罗地图出神,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处标记——都是他根据卷宗记载,标注出的易旱易涝之地。
“这些地方若是不兴修水利,再好的农法也用不上。”
他喃喃自语,指尖在“月牙河”
的位置停顿。
那里曾是云罗的粮仓,却因三年前的一场洪水冲垮了堤坝,如今成了荒地。
“在看什么?”
周明端着一碗绿豆汤走进来,笑着放在他桌上,“这几日见你总对着地图琢磨,是有什么想法?”
敖风犹豫片刻,将地图推到周明面前:“先生你看,云罗的水利年久失修,若是能按瑞国的法子修几条水渠,再加固堤坝,至少能多灌溉万亩良田。”
周明看着他标注的记号,眼中闪过赞许:“你看得很准。
只是兴修水利耗资巨大,云罗如今百废待兴,怕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瑞国不是有赈灾的粮仓吗?”
敖风抬头,眼中带着期待,“能不能先用粮食抵工钱,让百姓们出工修水利?这样既能解决温饱,又能把活干了。”
周明抚着胡须,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
只是这事,得陛下点头才行。”
敖风的眼神黯淡下去:“陛下……会信我吗?”
“你若真心为百姓,陛下为何不信?”
周明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日早朝,老夫带你去御书房,你亲自跟陛下说。”
次日清晨,敖风跟着周明走进御书房时,手心全是汗。
林羽正和苏婉商议给云罗学堂送课本的事,见他们进来,笑着起身:“敖风同学,稀客啊。”
敖风紧张得说不出话,周明在一旁解围:“陛下,这孩子有个关于云罗水利的想法,想跟您说说。”
苏婉递给他一杯热茶:“别急,慢慢说。”
温热的茶水让敖风稍微镇定了些,他从袖中掏出地图,指着上面的标记,将修水渠、固堤坝、以粮代薪的想法一一说出。
说到激动处,他甚至忘了紧张,眼中闪烁着光芒:“只要能把水利修好,不出三年,云罗定能恢复元气,到时候不仅不用瑞国接济,还能有余粮上缴!”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