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因此被落去朝职,贬放滁州了。
他在滁州倒也逍遥自在,为民造福,年丰物阜,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
细细想来,欧阳修可不甘寂寞,当然不甘心如此离开东京。
但当时他不能力挽狂澜,只好寄情山水,写了这文章来排忧遣愁了。
真可谓与民同乐,是个好太守。”
余众叹道:“原来如此。”
普安接着道:“文圣欧阳修的散文颇有特色,其文简洁明快,委曲婉转,既摇曳多姿又丰满生动,多为后世所学。
尤其是这《醉翁亭记》更是独步天下了,此文之中有二十一个‘也’字,写法别致,灵活而自然。
朗朗上口,浑然押韵,既有行文上的气势之美,又具听觉上的节奏之美。
即便被推为宋文之冠也是绰绰有余。
据说那句便是反复推敲修改以后才得以定稿,所谓‘环滁皆山也。
’开篇之句便用一个‘也’字,气势上已略胜一筹,可谓先声夺人,而后引人入胜便不在话下了。
欧阳修是大宋屈一指的大文豪,恐怕只有苏东坡可以与之比较,不过还是不可相提并论。
的确是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大家风范。”
一个个对余下的头头是道惊叹起来。
黄香心里闷闷不乐,如何余下不能像昨晚普安一般饱读诗书,头头是道。
赵香云也感到武连如何不能显摆一番,心里也是颇为不悦。
武连、余下心知肚明,不可让黄香、赵香云小瞧自己,就不甘落后,跃跃欲试。
余下笑道:“武连师兄,不知你对苏东坡有何了解,也给我们说说。”
武连道:“东坡肉,你们吃过么?”
赵香云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身材:“我不喜欢,会吃胖的。”
黄香笑道:“我可不爱吃。
不过什么来历就不知道了,说说看。”
余下忙道:“是苏东坡自创的美食,他当年谪居黄州之时嗜食猪肉,并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加以料理,他曾经还戏作一文,予以赞誉过。
我可是听扁头师伯提及过,他说当年终南山来了一个牧童,那小家伙便是在黄州见过苏东坡。
就是不知道他吃过苏东坡做的猪肉没有,这个就不知道了。
毕竟当年我还没出生,我也不知道。”
众人忍俊不禁。
武连忙道:“东坡肉,怎么个说法?”
余下笑道:“苏东坡作《食猪肉》有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肉自此得名。”
此语一出,大家哈哈大笑开来。
子午又道:“苏东坡在杭州做太守时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你们想听么?我说说如何。”
众人一个个点点头说好。
武连道:“一次苏东坡去游山玩水,身穿便装到了一个道观。
道士看苏东坡穿着颇为简朴,态度便冷落起来。
道士指着椅子说道,‘坐!
’又对童子说‘茶!
’他们就这样交谈起来,道人现他谈吐不凡,非寻常人也。
心里顿生敬意,便亲自摆下椅子,说,‘请坐!
’接着对童子叫道,‘敬茶!
’苏东坡不动声色,继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