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宜修是如何因艳羡华妃兄妹情深而彻底破防,铁了心要对年羹尧下死手。
而碎玉轩这头,甄嬛禁足的日子,眼看着也就快熬到头了。
就连守在碎玉轩外的侍卫,脸色都比前些日子松快了不少。
这宫里的风向变得比翻书还快,底下也人最是会看眼色,见宫里现下说话算的昭妃,始终都没对莞贵人出手过,
便也都悄悄的,把那些刁难人的手段给收了回去。
而这些细微的变化,甄嬛自然也是都看在眼里。倒是安陵容还算厚道,她禁足这段日子,也从没有被苛待过,
虽说也没了从前得宠时的那些个山珍海味,却也都是份例里最好的了。
只是面对昭妃这份不无需动手的“恩惠”,甄嬛心里是相当不服气的——
在她看来,这无非是用些惠而不费的小恩小惠,拿她在众人面前立住良善的名声罢了。
她对此更是暗自冷笑,若换作自己掌着宫权,也定不会苛待了谁,横竖花的是宫里的银钱.....
因为雍正曾当众下旨让宜修闭宫养病,又没给出确切的时间,甄嬛解除禁足后,倒也省了去皇后宫里请安的规矩。
而且真要算下啦,她这趟禁足也不算白受,解禁头一天,敬嫔就亲自来了她这碎玉轩。
之后两人也是关在屋内说了许久,外头人半句也听不清——
就连想凑过来探听一番的浣碧,在瞥见门口立着的崔槿汐后,也识趣地缩了回自己房里。
也是自那之后,甄嬛像是重新找到了组织一般,同敬嫔交往得愈发密切起来。
且为了不再被人抓住一些不敬上位的把柄,大多时候,都是她主动往敬嫔的咸福宫里去。
而她的这番举动,自然也是引起了这宫内不少人的目光,再经由安陵容那边有意无意地宣扬,
从洒扫的太监,宫女到巡逻的侍卫,嬷嬷,现在也没谁不知道这层交好的具体缘由了,
并且暗地里都带着几分嗤笑——无非是两个不得势的主儿,凑在一起互相舔伤口罢了,能成什么气候?
可甄嬛,却半点也不在意这些似有似无的目光,她在这宫里起起伏伏好几回,早看惯了旁人这般拜高踩低的作派。
更何况,眼下她可是有更要紧的事要做,那就是绝不能让雍正在心里对她真落下个“抱团钻营”的不耻印象。
所以这几日,她也是常往咸福宫跑,而且每次前去,也都带着些压箱底的稀罕物。
无论是成色顶尖的赤金长命锁、还是江南新贡的软缎做的娃娃、还有那样式可爱的各色绒花,全是给淑和公主的。
淑和公主虽说年幼,却也不是真傻,年岁渐长的她也早就懂得了这宫里的眉眼高低。
如今莞贵人这般主动示好,她若硬端着不下,那往后在宫里少了这位娘娘的照拂,她的日子也未必会比从前好过。
所以这一来二去的,甄嬛、敬嫔再加上淑和公主,三人凑在一处的次数也就渐渐的多了起来。
有时是甄嬛带着点心去咸福宫,有时是敬嫔陪着公主来碎玉轩看花,也才几日的功夫,
这几人便也有意无意地亲近了起来,至少在外人的眼里,倒真像是成了个安稳的小圈子一般。
而雍正这些日子,对甄嬛的动静其实一直看在眼里。也并非是念着旧情,不过是舍不得她那张酷似纯元的脸罢了。
再者,他也早看透了甄嬛的性子,料定他的这位莞贵人,绝不会坐视自己名声受损、就此消沉。
所以当他听闻,不过几日功夫,甄嬛就哄得淑和解了心结,竟然还真的与敬嫔、淑和走得亲近时,
他心底最后那丝对淑和的愧疚,也算是彻底落了地。
毕竟当初是他亲自下旨给淑和换的养母,可如今连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