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忻口之战·铁火较量1(2 / 3)

道:“咱们的反坦克装备不是吃素的!命令部队,准备反装甲作战!”

    “是!准备反装甲作战!”

    随着命令下达,本来还显得空空荡荡的战壕区域里,无数人影冒着敌人的炮火探出头来。大家借助战壕工事中提前挖掘的炮位,将反坦克炮、九四式山炮推了上来,准备发起对鬼子坦克的进攻。

    ………………

    临时指挥部里。

    气氛凝重。

    眼见敌人发起如此狂暴的攻势,将大量炸弹、炮弹投射到了山体工事中,暂时限制了大量炮位的作战能力,张云略一思索就立即明白了鬼子的小算盘。

    考虑到这种集中了鬼子坦克、飞机、骑兵一体的作战方式,对孔捷而言十分陌生。

    特别是鬼子坦克的快速突击,对没有经历过的指挥官而言,完全无法判断其对前线的巨大压力。

    于是,张云立即接手了指挥,并迅速下达了作战命令。

    “命令所有目前尚能使用的炮位,立即开展反击。”

    “120毫米迫击炮负责压制抵近的鬼子部队,山炮负责压制敌人野战炮兵,105毫米榴弹炮负责压制忻口通道,76毫米榴弹炮发起对敌人重炮的反炮兵作战!”

    “独立团、野战一团前线炮兵,重点压制敌人抵近的火炮!”

    “目前首要目标,压制住敌人对忻口通道方向的炮击!”

    张云虽然也没亲身经历过这样的装甲突击,但作为后世伪军迷,他却很熟悉这样的协同攻击套路。

    事实上,马上就要开打的苏德东线战场上,坦克飞机协同突击作战是两方最常用的战法,确实攻击效果极佳,很容易就能突破对方的战线。

    但,也并非无法可破。

    忻口防线并非东线战场上最常见的平原地区,而是两山夹一道的山区地形,只不过这个通道有近10公里宽罢了。

    因此,为了防备鬼子可能的坦克突击,他在布局忻口阵地防御时,已经命令建设部队已经在忻口通道前方300-400米处,建设了一条“龙牙”反坦克锥。

    如图,龙牙反坦克锥,二战期间最常见的反坦克设施

    反坦克锥,二战中用于阻碍坦克行动的四方锥形钢筋混凝土制防御工事,其防御思想在于减缓坦克推进速度,并将其引入部署好反坦克武器的"猎杀区域"。

    虽然这些装置看似简单,只是锥形的小水泥墩,但对于履带却有奇效。因为履带开上去之后,就像在走上坡路,一直走着走着,受力点会越来越小,最后履带几乎都会离开地面,坦克无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