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第二次产业援助1(2 / 5)

而航空工业的短板,新中国直到21世界20年代,才算真正跟上了主流领域。

    不过,二战之前,美英等国对动力领域都是极为保守和警惕的,一直坚持保持对苏联、日本等国的技术优势,不会轻易分享技术成果。

    哪怕是后续大规模援助苏联的时候,美国虽然援助了苏联大量汽车、坦克、飞机等先进装备,却不愿意援助苏联生产线和生产技术,不愿意苏联趁机提升其动力设备的工业水平。

    历史上,苏联是在攻入德国后,趁机掠夺了大量德国先进的动力工业技术和人才,才补上了动力短板,并在五六十年代追上了美国的水平。

    张云可不愿意等到二战结束后,通过苏联来弥补这一环。那个时候苏联百废待兴,且世界形势也急剧变化,八路军不一定有机会获得其最先进的动力技术。

    因此,此次张云才借助如今美国灰头土脸的时刻,强烈要求获得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全套生产技术,也包括其3套发动机技术。

    之所以张云提出这个奇怪的要求,不是因为张云看上了M3斯图亚特坦克的战斗力,而是因为M3斯图亚特这款美国的经典轻型坦克,有很特殊的设计背景。

    二战之初,在德国闪击波兰,欧洲战场正式开战后,美国军方发现其目前装备的M2轻型坦克已经落后,跟不上世界军事潮流,只能迅速要求设计部门拿出一款先进的轻型坦克。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设计要求,美国坦克设计直接对着M2进行了整体升级强化,包括更换引擎、厚实装甲、采用加入避弹设计炮塔以及新的37毫米主炮、并因加重的车身重量而修改驱动轮及悬吊系统。

    就这样,新的一款经典的M3坦克就诞生了,并在二战战场上发挥了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