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正太军分区产业发展之电子工业(2 / 5)

;  1864年至1873年,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上提出了电磁场理论,从理论上推测到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获得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理论。但实际利用电磁波为人类服务的还应归功于马克尼和波波夫。大约在赫兹实验成功七年后,他们彼此独立地分别在意大利和俄国进行通信实验,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883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效应。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弗莱明,为他发明的电子管弗莱明“阀”申请了专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只电子管,后世称它为“真空二极管”。正是这个小小的元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电子时代之门”。

    1906年,美国德弗雷斯在弗莱明的二极管中放进了第三个电极—栅极,而发明了电子三极管,从而建树了早期电子技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在中国还处在清朝统治下,愚昧的带着辫子,裹着小脚的时候,西方国家已经从无到有地研发出了电灯、电报、电话等电子工业设备,实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千里传音”等等神通,其科技发展和文明建设远远走在了世界其他文明的前列。

    这也是欧洲各国列强看不上其他人种和国家的原因。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拉国家,完全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错过了第一次科技爆发,在电气、电子产业发展领域完全是一片空白,既没有什么建树,也几乎没有什么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鉴于电子工业的作用如此重要,在名义上统一中国后,国民政府其实也相当重视电子工业发展,1928年专门成立了电信部,扶持国内电子工业发展,并取得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