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谋划未来之技术创新(2 / 4)

专家来此工作和服务,顺便培养大学生技术人才。

    一年多来,这个工作组前前后后邀请了近30名国内有些名气的专家教授来此服务,随之而来的还有近200余名理工科大学生,同时工作组也与不少国内专家建立了通讯联系。可惜民国时期国内的理工专家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集中在西南联大等国统地区。要不是目前国统区工业经济萧条,腐败严重加之经费紧张,大部分理工专家生活困顿,很多人其实是不愿意来到这里研究。哪怕现在,张云也仅仅是以合作和委托的方式进行管理。

    (这里没法细讲,大家只要知道这些专家学者不隶属张云,也不在军分区和独立支队的名册上就可以。)

    为了方便管理,张云早早就将专家工作组升级为专家工作站,并参照后世的大学设计,成立了冶金组、有机化工组、无机化工组、材料组、机械组、农业组、医疗组等等专业组别,同时以项目制推动开展技术创新和土法技术研究。

    去年在专家组的努力下,张云为总部提供了《土法兵工指南》。如今这份指南已经遍布八路军部队各地兵工厂,成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平原根据地、山东根据地军工发展的最核心技术支撑,成功帮助敌后抗日的群众制造出了堪用的炸药、手榴弹、地雷、子弹甚至是步枪和土炮。

    生产隐蔽,原料方便,虽然质量和生产效率不高,但这样的土法兵工厂却已经四处开花,成为全民敌后抗战中最重要的弹药支撑。

    ……………………

    那本《土法兵工指南》,是张云指导专家们以后世了解的抗战末期成熟土法军工技术进行进一步优化而形成的,最大限度的考虑现实原料需求和敌后抗日环境。

    但是,这些技术本就是1945年前后或者最晚解放战争时期本应出现的技术和产品,说